演播室by明子(265)“压力山大”的日本人怎么解压?
2019/07/15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直到约10年前,我经常在北京和出租车司机闲聊。最近因为很难打到车,所以主要改乘地铁,即便坐上出租车,也会遇上严重的堵车,司机和乘客都变得心情焦躁,缺少悠闲地唠家常的氛围。这确实令人遗憾。
在当时与司机的对话中,得知我是日本人之后,当然话题会变为日本的情况。“话说日本……”,在司机先开口后,接下去的交谈基本是下面的感觉。
“压力挺大的吧?”
我心想,难道压力社会就是日本给人的印象?于是反问 “中国不是这样的吗?”
“中国人没啥压力。工作是几个人分着干,不会只让一个人担责任。所以也不会有压力”,司机答。
原来如此。
然而,能这样想是因为那是10年前。如今中国似乎也已掉进了压力社会。
当然,即便是相同的压力,也会因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背景不同而形成差异。虽然我也很想知道各位中国人在哪些方面感受到压力,但这次打算首先聚焦日本人。
日本人在哪些状况下感受到强烈压力呢?看一下相关排行。
排位靠前的还是与关系亲密者的永别。
第1位:配偶(丈夫、妻子)或恋人去世
第2位:亲人去世
第3位:亲密朋友去世
接下来是家庭内的混乱或纠纷。如果家庭发生问题,当然会造成压力。
第4位:家人生病或受伤
第5位:离婚
以上是前5位。
此外,还有家庭暴力、疲劳过度、失业和被裁员、配偶出轨等等,细想起来,生活的所有场景都会产生压力。
其中,工作的压力尤为严重。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过半数从事工作的人回答在工作中“感到强烈压力”。
工作压力具体来说有哪些呢?上述调查显示,
第1位:工作的质量和数量
第2位:工作中的失败、产生责任等
第3位:人际关系
这些全都是作为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但从缓解压力的角度来讲,即便个人也完全可以做到。
据一份名为“公司职员疲劳和压力的相关调查2018”(日本Medicare生命保险)的数据,感到“积攒着压力”的人达到68.9%。
那么,感到“积攒着压力”的公司职员“平时为缓解压力尝试做的事情”有哪些呢?
前3位如下:
第1位 酣然熟睡
第2位 吃好吃的东西
第3位 去旅行
顺便说一下,之后的第4位是“购物”和“喝酒”。
如果目光对准40多岁人群的话,与20多岁和30多岁相比,“开展运动(慢跑、健身房等)”的比例更高,约2成人为解压而参加定期的身体训练。
在调查中还有“在职场遇到感觉焦躁或生气的事情时如何平复情绪”的问题,一些回答很有趣:
第1位 深呼吸
第2位 喝咖啡与茶
第3位 去洗手间
其中还有“数数字”的回答,在生气的时候,首先进行深呼吸、数数字,或许是个好办法。
顺便说一下,日本人为化解压力而想去的旅行目的地第1位是“草津温泉”(日本群马县)。
另有调查汇总了在压力较少的地方“女性们选择的放松方法”(mediplus研究所调查)。在日本,压力较少的县有爱媛县、岛根县和德岛县,都是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特征的地区。
在这些县,尤其是女性们选择的解压法体现出各自的地区性,内容十分耐人寻味。
以在“缓解压力县排行榜”中2017年居第1位的爱媛县为例,如果感受到压力,会通过“骑自行车”、“仰望天空”、“森林浴”和“倾听自然的声音”等缓解压力。体验大自然的行为似乎很多。
同时,“给脖子保暖”、“细致的身体按摩保养”、“刷牙”等健康相关的方式作为解压方式也很受欢迎。
不可思议的是岛根县。这里的解压法之一是“照镜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做到照镜子不但不构成压力,反而缓解压力的呢?
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岛根县以美女众多而闻名。
除了照镜子之外,比如“揉搓手指”和“嚼口香糖”等可以调节自律神经、“唱歌”和“听音乐”等则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注重韵律,都各有特色。
另外,德岛县有“买鲜花、进行装饰”、“做家务”、“换衣服”,还有“去图书馆”等,读书也成为压力缓解法。
以上都能成为参考,而我的解压方式原本应该是“去健身房”、“吃休闲零食”和“看中国电视剧”这三大法。
但如今在健身房,“与年轻时相比,运动能力下降”反而形成压力,而爱吃的点心由于都“在深夜时吃”,当然又会让人发胖,这也成了压力。特别爱看的“中国电视剧”最近由于中文能力下降导致理解力下滑,结果也成了压力的源泉。尤其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真的不太看得懂。
我的压力,究竟该怎么缓解呢?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现在担任日中友好会馆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中国人的钱包之内》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