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八卦的力量

东京眼(266)八卦的力量

2019/04/25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 我不会有可能知道,究竟一天有几多人会追读八卦新闻,但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数字。

 

      只要在我的面书专页,上传令和的意思、天皇退位的新闻、十连休的连带的社会问题,大家都不会太有兴趣的按下去。

 

      但是,只要你一说 AKB 系的女生或杰尼斯系的男偶像的八卦,大家都会进去网页看,会分享会点赞。

 

      Exile generation 系的事情,都不会有那么多反应。

 

      有趣的是,不论是在日本抑或香港,大家对八卦新闻的角度,都很类近。如果有人出轨,有外遇,被拍到去 APA Hotel 等等开房间等等,那个艺人就会道歉,甚至短时间离开娱乐圈。就如不久之前,日本女星 Becky 被指搭上了乐队「极品下流少女」的主音,而被男方的太太把 Line 截图公开,然后大家先鞭挞Becky 不守妇道,然后就狙击那个乐队的主音。总之大家都对「出轨」这件事,有很强烈的偏执。

 

      只要人剩下一丁点的理性,他们大抵都会知道,恋爱这回事,是难以控制的。一世人流流长,你总会有机会爱上一两个「浑球」吧?问题是,他们是公众人物,仿佛一言一行,都需要迎合大众的标准。

 

      至于标准是什么呢?

 

      没有人知道。

 

      最近因为一些歌手的绯闻,全香港的人都在讨论那一对歌手的「婚姻的是非对错」。

 

      好像所有香港人都是住在那一对当事人的床底,很清楚二人平日的交流状况,日常生活,完全可以得出谁对谁错。大家下定论的基准是很简单的:只要是出轨的,就是错。一旦你选择了婚姻,就应要记得,那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一夫一妻制的游戏规则之间,任何人引入第三者,都是错误的。而面对这些错误,谁要原谅,谁要了断,都好像不可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

 

      好事者会说,当艺人在平日「分享生活」,公开恋情上娱乐版,再在演唱会的舞台上大晒恩爱,那时候他们的「恋情」就变成了公众的事,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就正如,日本的女艺人在电视节目中,会大数他们丈夫的各式各样的生活小节,变成娱宾的材料。因此,艺人的私事,根本就不属于私人范围,大众讨论,也是合理。但另一方面,会有人认为,这种「公开私事」的权利,应由艺人所拥有。更甚者,如果新闻的来源来自「偷拍」这种不道德的取材方式,新闻材料本身就要看公共性以及重要性。如果是水门事件,莱温斯基事件等等会牵涉到重大公众利益的新闻,还会有可斟酌的余地。但如果只是艺人的个人私德行为,这些是不是属于「新闻自由」范围可以涵盖的新闻材料呢?更不要说,有些台湾的传媒,找来灵媒、通灵师左掰右掰一些故事,说前世是什么,今世所以什么什么。这些术数概念的「创作」,是属于新闻的范围吗?

 

      以前在学校上课时,我们的老师都煞有介事的跟我们说:「你们是未来的传媒工作者,你们是第四权,有很多人会被你们影响,你们有可能用笔救人,也可以用笔杀人,所以你们要有新闻道德。」而的确,「新闻道德」课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可是,到现在你发现,人人都可以是传媒,大家都在说「八卦」,事件可以由两个人的家事,炒热成为华盛顿邮报的「新闻」,其实是一个很可怕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值得留意的转变。新闻的定义和价值,不再是专业人士去决定,而是由网民,人人有份的网民去决定。当一些在我小时候被视为是「新闻典范」的传媒机构,都得要追逐社交网路的温度,那有谁去决定,世道合该是个什么模样?

 

      以前,当有事发生的时候,大家都会说传媒的错,教育的错,总之家长没有错,总之大众没有错。但现在,当大众真的接受了「媒体的民主化」洗礼,大家都有权令某些大传媒机构报或不报一些新闻的时候,「大家」的取态,又是什么呢?当自媒体可以凌驾旧媒体,带风向,为事件赋予新闻价值之时,那谁可以要求大家「所有人」都一起有品呢?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系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7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6
投票总数: 15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