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103)日本人变懒惰了吗?
2019/03/13
许多企业虽说鼓励创新及变革,但排斥异质性的习惯还残存着,社员如果真的积极提出企画,实际上还会被认为是对上司及公司的批判,连许多高层领导都不敢对社长说什么,底层的社员更是不敢积极提案,社员不敢太突出,也因此社员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时间,花费时间去取得各种资格,或利用企业资源提升自己,便于未来独立或跳槽。
比起别的国家,日本企业还是终生雇用制度保存比较多的,许多社员只要做些无伤大雅的例行工作也还不至于被裁员;以前日本社会是因为终生雇用制度让社员安心,一生以社为家,非常勤勉地想对公司有所贡献,但现在终生雇用成了可以让对工作丧失热情的绝大多数社员继续混的依靠,以企业而言,生产力不断降低。当然日本经济低迷,在怎么拼命工作,薪资也无法上涨,这或许也是士气很难提高的原因。
有些企业如Panasonic(松下)为了提高士气,提高生产力,因此引进「社内复业」及「社外留职一年」,也就是可以依照社员希望而在其他部门兼职或是留职去别的企业工作看看,想促进社员成长,提升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也是解消大企业内温存大量没有干劲的社员的工作改革,这或许是日本企业包容各种不同人才、不同工作方式的尝试,否则大企业内无所事事的所谓「社内失业」的人很多,是个人、企业乃至社会的损失。
但大部分企业还很难做到如此,现在都只能跟着缩短工时的工作改革走,没想从根本来调整,或许很难唤醒社员的挑战意愿;此外,许多比较保守人士还主张日本员工士气低,是因为现在对于「性骚扰」「职权骚扰(霸凌)」过度敏感,尤其日本政府最近打算把企业禁止职权骚扰法制化,才会造成职场冷却化,员工无法打成一片,但这只是让弱者来承受职场暴力的不合理现象,也会因此而导致士气及生产力低落的;虽然唤起社员工作意愿很重要,但不能重蹈覆辙的。
日本社员没有干劲、爱做不做,看来并非日本人变懒了,而是需要从业务内容调整、奖励新企画,改变成果评价方式以及促进理解企业方向性等等来提高工作热忱,只是缩短工时或许会让人错觉日本人的确不如以前勤快努力了。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