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最近日本许多免税店日子不好过,尽管外国游客人数在继续增长,可是占外国游客大头的中国游客已经不大肯进日本大城市里不断涌出的中小免税店了。
其实,怪不得别人,主要还是这些免税店(甚至包括个别的大型免税店)的宰客行为实在太过分,甚至引起了公愤。
我有一个朋友被一家免税店请去做部长,当他了解了店里商品随意乱定价的内情后,坚决地辞去了那份薪酬不低的工作。他说:“我无法认可进货价才2、3千日元的货物居然以十倍甚至二、三十倍的价格卖出去的宰客行为。”
这类免税店的恶劣行径逐渐被曝光,以致激起舆论的愤怒,连续受到中日各类媒体的报道和揭露。在自媒体极其发达的今天,这些信息迅速传开,使得不熟悉日本情况的外国游客自然不敢轻易走进那些来历不明的免税店了。
当然,还需要严肃指出的是,日本在大力吸引外国游客的同时,对怎样保护游客的消费者权益这类事上花的功夫不多,所采取的措施也力度很小,无法有效解决眼下出现的这类问题。
经常有人通过旅日朋友打听什么产品可以放心购买,我所在的新华侨社团中也不断有人建议要我牵头发表一个日本放心产品目录。提出这些建议的用意固然不错,但是,实际很难实现。不仅是工作量浩大不算,还存在一个权威性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游客作为消费者只有通过增强对商品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来加强自我保护能力了。
这里介绍几个常见的购物和甄别商品的方法以供参考。
近来,许多中国游客去日本大超市、百货店、商场、连锁药妆店等商业设施购买商品,其实这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因为那些商业设施有着比较严格的进货渠道和定价原则,假货基本没有办法进入这些店铺。
第二,了解一些商品的品牌名特点,也能避免受骗上当。比如,有关酵素商品,那些冠以各类数字来表明所用食材数量多的商品,建议需要慎重鉴别。
第三,对于那些不敢标上制造产家名称和地址的产品,尤其需要慎重考虑。
第四,找熟悉的旅日朋友了解一下他们平时使用什么样的商品。对旅日朋友不熟悉的品牌、商品等,也要谨慎对待。
第五,把保健品说得好像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似的商品,基本就不要考虑吧。因为按照日本法律是不可以把保健品说成具有药效的。
莫邦富 简历
上海出生。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曾在该校任教。1985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读完硕士、博士课程。现在是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评论家。著有《新华侨》、《蛇头》、《解读中国全省事典》、《获得世界市场第一的顾客战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