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7月1日起将把作为金融衍生品主力商品的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清算集中至上海清算所实施强制集中清算。此举旨在降低银行间交易的风险,防止不通过交易所进行清算而签署的协议得不到履行的情况发生,从而激活交易。这也符合了国际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潮流。
进行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的银行需要在一定期间内清算持仓,以确定盈亏相抵之后的损失和收益。此前,银行之间采用相对清算的方式,在交易对手方陷入破产时,存在协议得不到履行的风险。而在实行集中清算之后,银行将必须以清算所为事实上的交易对手方,因此这样的风险有望得到消除。
在中国,短期利率波动剧烈。为了避免利率波动风险,已经有一部分银行在积极利用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最近数年来交易额出现了急剧增长。
上海清算所选择了47家金融机构,作为有资格与该所进行清算的“清算会员”。日资银行中,三菱东京UFJ银行和瑞穗银行获得了资格。而非清算会员需要委托一部分清算会员进行清算。
围绕金融衍生品的清算,雷曼危机时由于交易对手方的信用遭受质疑,导致金融市场出现了混乱。在吸取这一教训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由中央清算机构实行集中清算的潮流。
金融衍生品监管在欧美主导下推进讨论,但新兴市场将来有可能成为监管的漏洞,因此欧美金融机构此前一直要求中国等加强合作。
中国政府希望培育金融衍生品市场,另一方面担心投机性金融衍生品交易日益膨胀、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在中国,银行间金融衍生品交易需要向有关部门申报。中央清算机构的集中清算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抑制投机行为。
(土居伦之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