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2日,中国国有的不良债权收购基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市场上市满2个月。10日收盘价为4.94港币,相比公开发行价上涨了约40%。信达资产管理的未来业务受到很高的期待,这也显示投资者认为不良债权将出现增加。可以说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表达了慎重态度。
|
地方城市的房地产开发融资成为坏账的可能性正在提高(内蒙古自治区) |
海通国际分析师陈远菲认为银行不良债权处理以及实业公司重组的必要性将大幅提高,信达资产管理的优势将得到发挥。
信达资产管理是中国政府为了处理和重组银行不良债权而于1999年设立的第一家国有“秃鹫基金”。最初的目的是为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处理不良债权,其后于2004年通过从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收购总计2787亿元不良债权等举措提高了业绩。在仅限于国有企业的中国收购市场,陈远菲表示其“份额达到35.5%”,明显领先于后成立的3家基金。
信达资产管理副总裁顾建国增表示上市的目的是扩大资金筹措渠道,积极推进不良债权处理。瑞士的UBS(瑞银集团)等欧美大型金融机构对信达资产管理进行了出资。这些机构将与持有约7成股权的中国财政部展开合作。
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5.8%。信达资产管理在上市时披露了较高的收益率。不良债权的审核非常严密,出售债权的一方将面临相应的损失。去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方星海表示2014年中小型银行破产1、2家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认为政府将认真处理不良债权的观点得到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不良债权比率约为1%,比重很低,但包括“影子银行”在内,实际情况很不透明。与信达资产管理几乎同期上市的中国光大银行的股价相比公开发行价下跌了2成,表现低迷。对于“秃鹫基金”的活动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个别银行和企业,投资者也难以作出判断。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