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银行面向个人的“理财产品”的销售余额迅速增加。中国农业银行6月底的理财业务余额为7178亿元,比去年年底增加了54%。随着经济减速,理财产品出现本息无法返还的危险开始显现。企业业绩下滑使得银行坏账不断增加,中国的银行经营环境恶化现象正变得鲜明。
理财产品销售额大幅增加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的数据显示,6月底中国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为9.8万亿元。
中国建设银行6月底的余额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5%,为10161亿元,仅该行就占到中国所有银行的约10%。余额大幅增加的农业银行副行长郭浩达表示,农行的理财产品符合主管部门的规定,风险是可控的。
虽然中国银行没有公布余额,但其主要的理财产品销售点“理财中心”在全国有5742处,比去年年底增加了283处,与余额约为7000亿元的去年年底性比,估计余额有所增加。
理财产品是面向个人及企业销售的高利率储蓄产品。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2种,在保本型产品方面,当理财产品作为投资资产所具有的贷款债权及债券等遭遇债务不履行时,存在着银行替客户承受损失的风险。
建设银行的销售余额中约一半为保本型产品,余额比上一年年底增加了37%。该行表示为了减轻由此对银行财务带来的风险,在本财年1~6月筹集了准备金以备将来发生损失。
非保本型产品方面,由于有时业务员会在口头上将其解释为可以保本,因而容易产生纠纷。去年冬季,拥有相当大规模的华夏银行所销售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到期后不能返还,购买者要求该行给予补偿,并举行了抗议活动。
为了避免理财产品给银行带来风险,银监会于3月下旬向银行下发了新规定通知。通知除了要求将理财产品的销售金额控制在银行总资产的一定比例之外,还对一种被称为非标准型理财产品的复杂储蓄产品的销售余额设置了上限。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央行)7月份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此举表明了加快针对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对策的姿态。
不过,人民银行仍然保留了存款利率的上限规定。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最高为3.3%,与物价涨幅几乎相同,相当多民众对此表示不满。这是尽管强化了相关规定,但理财产品的销售仍增加的原因。
沿海部不良债权增加 彰显出口基地发展放缓
中国经济减速正以银行不良债权增加这一形式浮出水面。从已披露信息的一部分中国的银行财报中可以看出,在一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上海以南沿海地区的出口基地,不良债权正在显著增加。
在8家香港上市银行中,去年底以来,不良债权余额增幅最大的是中信银行,其增长率高达34%。而在包括出口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浙江省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良债权余额增加了90%,超过100亿元。占该行不良债权余额的6成以上。
同时,准招商银行的不良债权余额相比去年底增加了28%。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同,在以出口型制造业发达的广东和福建两省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台湾海峡西侧”非常突出。两个地区均增长30%以上,占余额整体的一半以上。
从行业来看,不良债权增长最为明显的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在不良债权余额增长8%的建设银行,这2个行业均大幅增长,已经占到余额整体的68%。按地区来看,农业银行在北部沿海的环渤海地区等出现增加,但到目前为止,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表示,不良债权的发生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和一部分东部沿海,尚未扩散到中西部。
在美国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S&P)负责中国银行行业分析的资深董事廖强指出,随着经济减速,中国的银行不良债权将逐渐增加,这将促进银行的整合。
(土居伦之、川濑宪司 香港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