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5日开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发布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将消除过剩产能等消极因素,同时通过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创造就业机会。在全世界日趋担忧中国经济减速的背景下,中国不得不作出兼顾结构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艰难抉择。
“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李克强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了产业升级刻不容缓的认识。这是因为除了钢铁和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问题之外,制造业的人工费也在上升,没有产业升级,达成定为目标的全年6.5~7%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就无从谈起。
在长约150页的新五年规划中,纳入了旨在推动创新的具体举措,例如将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从2015年的2.1%提高至2020年的2.5%。除了将加强大学的研究功能之外,还将吸引外资机构的研发基地,以获取最新技术。
此外,将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中国去年制定了旨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在新五年规划中再次提出,为落实行动纲领,将向工业机器人、IT和航空太空等重点领域投入预算和人才。
在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方面,强调称“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中国将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和纯电动汽车(EV)等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力争2020年国内销量达到累计500万辆。均是向对象企业增加补贴的计划,将培育新产业和创造就业机会。
在中国,钢铁和水泥等广泛领域存在达到3~5成的严重产能过剩。在新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建立旨在促进企业整合与削减过剩产能的补贴制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不过,工厂关闭和企业重组有可能招致失业增加和收入下降,进而对中国期许为新经济增长引擎的个人消费带来负面影响。能否在防止经济明显恶化的同时,推进伴随痛苦的结构改革,将成为今后5年经济运作的关键。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小高航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