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企业2013财年(截至2013年12月)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4%,创出了2010财年以来、时隔3年的最大增幅。除了国有银行之外,汽车和家电产品等均表现强劲,但利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前亏损的大型国有企业通过资产抛售实现的扭亏为盈。从2014年1~3月期来看,利润增长率已经放缓至一位数,今后业绩复苏能否持续已经成为课题。
|
海运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仍未得到解决(江苏省连云港市) |
中国企业的结算期全部截至12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企业在4个月以内公布财报。截至4月30日已发布财报显示、在上海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513家公司的净利润合计为2万2493亿元。相比上财年增加了13.8%。
2013财年,占上市企业净利润几乎一半的银行保持了10%以上的利润增长,而上海汽车集团和珠海格力电器等汽车与家电产品等行业企业借助个人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动,保持了利润增长。
但是,利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2011财年和2012财年出现最终亏损的上市企业为了避免退市风险,实现扭亏为盈而实施的资产出售和整合等。
在中国,如果上市企业连续2年出现最终亏损,交易所为了向投资者警示其退市可能性,将进行特别处理(ST)。连续3年亏损将停止上市股票的交易,而连续4年出现最终亏损将被摘牌。
通过资产出售实现扭亏为盈的典型案例是中国最大海运企业中国远洋。通过将物流业务、集装箱制造子公司以及2栋办公楼出售给未上市的母公司,实现了2亿元的最终盈利。但如果除去暂时性的转让所得,则亏损71亿元。该公司上财年出现了中国企业最大规模的95亿元亏损,被降为ST股。此外,最大铝业企业中国铝业也通过相同方式实现了扭亏为盈。铝业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该公司受到价格低迷的困扰。如果没有子公司的54亿元股票销售收益,将为最终亏损。
在钢铁行业,大型企业马鞍山钢铁以38亿元将物流子公司和房地产等业务出售给了未上市的母公司,借此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种资产销售收益只有暂时推高利润的效果。2014年1~3月期相关上市企业的净利润仅比上年同期增长8.1%,利润增长率已经大幅放缓。2013财年实现盈利的中国远洋再次陷入了最终亏损。该公司董事长马泽华在财报发布会上承认,产能过剩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在中国经济产能过剩和债务过高等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大型企业能否通过主营业务实现盈利增长正成为课题。
(土居伦之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