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债务的严峻性进一步加剧
2016/06/08
在中国经济持续减速的背景下,很多中国企业都在为偿还贷款而苦恼。据投资银行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以中国3000家上市企业为对象实施的调查显示,2015年的利息支出比现金流高出18.5%。这个数字在2010年为8%,在5年时间里迅速恶化。
背负最大规模债务的是房地产部门,2015年债务水平达到197%,与2008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房地产部门上市企业的近3分之1被认为处在债务违约的边缘、但仍持续借款的“僵尸企业”。法国外贸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学家Iris Pang表示“房地产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达到中国(企业)平均水平的2倍”。
香港证券公司里昂证券(CLSA )认为,截至2015年底,中国房地产、矿业、制造业、公益事业、建筑、批发和零售业的不良贷款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房地产部门达到54.1%,占到一半以上,而公益事业、钢铁和煤炭等面临过剩产能的产业占其余的大部分。
但是,由于钢铁和煤炭部门等大规模裁员的风险,中国政府对去库存持消极态度。里昂证券中国大陆及香港战略负责人郑名凯(Francis Cheung)表示,相反国有银行的融资仍在扩大。
据郑名凯的估算,中国各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达到15~20%,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布的2016年1~3月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比率仅为5.76%。
随着新的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国内的金融监管的推行,郑名凯预测中国金融系统最多需要增加10.6万亿元资本。另一方面,投资公司瀚亚投资(Eastspring Investments)的Ken Wong表示担忧,“投资于中国各银行的最大亏损风险是未计算的不良贷款”。
中国政府讨论的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举措之一是,将企业借款直接转换为企业股权的“债转股”。虽然尚未敲定详细措施,但由于银行资本负担将加重,同时需要增加与风险相适应的资本缓冲(Capital Buffer),行业观察人士警告将进一步挤压银行的收益。
更加可持续的对策是证券化市场的完善。只要具备成熟的证券市场,对银行融资的过度依赖以及金融系统巨大的资产负债表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就将减轻。资本市场与银行相比,往往更容易对央行的政策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的波及效果有可能得到强化。
但是,资金仍在持续流出中国的金融系统。显示包括企业债券发行等在内的广义新增融资规模的“社会融资总量”4月底达到7.4万亿元。里昂证券认为,在年底之前,社会融资总量将增加31%,而债券发行额增加87%,达到5.5万亿元。
由于融资也在流向表现低迷的行业,因此融资越来越难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里昂证券的郑名凯预测,中国5年前能以2元的新增融资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1元,但将来将需要4元的融资。在中国经济持续减速的背景下,银行、借款方和政策制定者为了维持经济活动,需要寻找替代融资的手段。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何乐怡 香港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