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疫苗事件留下的教训
2020/06/19
1976年,美国为了防止新型流感流行,实施了为超过2亿的全体国民接种疫苗的史上最大的疫苗项目。不过,由于副作用频发等原因,项目被迫中止,最后也没有发生流感的大流行。这一事件在公共卫生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在听取专家意见和政策决断方式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与眼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政策有相通之处。
1976年1月,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陆军训练基地,很多士兵自称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当年2月,一名18岁的新兵死亡。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经过调查,从这名士兵身上检测出了新型猪流感病毒。
该病毒的抗原性与1918年在全世界造成史无前例损失的“西班牙流感”十分相似。当时的人们因为从父母那一代听说过西班牙流感,潜意识里仍对约60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心有余悸,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相关人员也感到惊恐万分。“抗原循环”一说认为,病毒在变异后,会以一定周期发生大流行(Pandemic),还曾发出警告称,几年内会发生疾病大流行。
鉴于1918年的那段历史,从秋天到冬天可能会有毁灭性的第二波流感来袭。在此之前,必须给全体国民接种疫苗,以防止悲剧的发生——1976年3月22日,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向时任总统福特建议启动规模空前的疫苗项目。总统于24日宣布将为2亿多全体国民接种疫苗。
美国前总统福特(资料照片,摄于1989年,REUTERS) |
疫苗接种从当年的10月1日开始,不过是在萦绕着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匆忙做出的决定。首先,还没弄清楚流行的概率。后来调查发现,当时探讨是否接种疫苗的咨询委员会的各成员内心估计概率为2~20%,并没有人预测会出现像1918年那样的大灾难。
不过,在公众卫生部门,“可能会有100万人死亡”、“会飞速流行起来”、“必须在3个月以内给全体国民接种疫苗”等超前的意见占据主流。
“概率不为零”是“有可能”、“也许可能”,专家的意见就像传话游戏一样在不断变化,否定性的意见根本未被考虑就报告给了总统。加上考虑到研制疫苗需要时间,当时的状况是“要在1周以内做出决定”。
总统身边的人回忆说“专家的建议就像顶在脑门上的枪”。考虑到可能招来“虽然预测到要发生大灾难却什么都没做”的批评,当时相当于政治上别无选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