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对朝包围网很“脆弱”?
2017/11/15
日本拓殖大学教授川上高司指出:“美国以在朝鲜问题上与中国团结一致为基本线达成共识”。川上认为:“中美此次达成了共识,美国不会在不与中国协商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发动攻击。消除了两国‘吵架分手’的风险”。还有观点指出,美国可能向中国说明了军事选项。
特朗普与有意开展南北对话的韩国总统文在寅确认了日美主导的“最大限度对朝制裁和施压”的方针。文在寅没有提出异议。
密切关注特朗普亚洲之行的朝鲜目前并未实施发射弹道导弹和核试验等军事挑衅。即便如此,始终对美国保持敌对姿态的朝鲜能被拉回谈判桌前吗?能否说服中国采取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制裁举措,切断与朝鲜的联系,成为了下一个焦点。
中国态度谨慎
11月9日,“中国能够简单迅速的解决问题。所以希望中国能多出点力”,特朗普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敦促习近平强化对朝施压。显而易见,特朗普指的方法是石油禁运。而习近平表示,制裁效果的显现需要一点时间,对于进一步施压持谨慎态度。
![]() |
特朗普在人民大会堂的欢迎晚宴上(11月9日,中国北京,Kyodo) |
9月通过的联合国制裁决议首次限制了对朝鲜的石油供给。据美国统计,朝鲜的汽车和军事车辆燃料的石油产品主要从中国进口,年进口量为450万桶。制裁决议设置了年200万桶的对朝石油出口上限,石油供给减少了约30%。虽然中国并未公布削减率,但对朝石油出口可能减少了一半以上。
据悉,朝鲜首都平壤的汽油价格出现高涨,不少观点认为随着寒冬临近,百姓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如果关闭中朝输油管道、停止原油供给的话,各种各样石油产品的精炼也将停止,朝鲜的经济和军事活动将受到冲击。
“越拖下去选择越少”,特朗普在此次出访中流露出危机感。而特朗普刚上台时似乎并没有太过重视朝鲜问题。
其背景是,美国情报当局分析认为,朝鲜将美国本土纳入射程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离完成还差一步,而如今朝鲜开始对美国安全构成了威胁。不惜采取军事行动的特朗普政府的选项中被认为还包括颠覆金正恩政权。
而中国的真实想法是,既不想纵容朝鲜也不想一棍子打死朝鲜。中美两国对半岛未来的共识将左右朝鲜局势。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马尼拉 永泽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