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经观察 > 政治/社会 > 各国减排目标背后的算盘

各国减排目标背后的算盘

2015/07/20

PRINT

      日本政府7月17日正式确定了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较2013年削减26%的目标,并于同一日提交联合国。欧美和中国已经分别提交了减排目标。由于主要国家相继出炉减排目标,围绕地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全新国际框架,即力争年底达成共识的后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即将迈出步伐。

      7月16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敲定了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前提的最佳电源构成比例(最佳配比)。提出核电占总发电量的20~22%,可再生能源占22~24%。

 
       成为国际公约的日本方面的目标内容为“到2030年温室气体较2013年减排26%”。安倍政权强调如果都以2013年为基准年,日本的减排目标将不会逊色于欧美。

  不过,现实中的各国的减排目标基准年却大不相同。欧盟(EU)提出在“2030年之前比1990年减排40%”,而美国则提出“在2025年之前比2005年减排26~28%”。在此情况下,日本将以因核电站停止而温室气体排放激增的2013年作为基准年,以使未来的削减幅度看起来更大。有观点认为,事实上日本的削减率低于美欧。

  围绕温室气体减排,外交战的关键是如何突出本国的努力程度。中国提出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促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60~65%。虽然数值本身很大,但这是与GDP之比,而经济保持增长的中国的排放量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继续增加。

  但是,中国的谈判官员主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目标内容存在差异是理所当然的。在年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上担任主席国的法国政府的负责人也表示,“首先应重视全员参加”。

  有批评称,日美等国在地球气候变化对策上未能发挥积极的领导力,才导致中国等提出了消极目标。今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动向将受到关注,但印度等国有观点认为,“气候变暖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限制排放将损害经济增长”。

  原本,新框架是由各国各自提出自主目标,因此减排容易陷于消极。能否达成具有实际效果的共识仍是未知数。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4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0
投票总数: 15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