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1月14日在上海开始了新一轮投资协定谈判,这一协定旨在保障两国间的公平投资环境。本轮谈判将首次就协定的草案文本进行讨论,标志着两国已进入了谈判的实质性阶段。到今年1月,中美建交恰好35周年。中方希望借此加快谈判步伐,但北京的外交人士等很多观点认为“达成协定需要3到5年时间”。
投资协定是政府之间针对企业在海外建设工厂或进行并购时的条件预先做出规定的协定。中美两国在2008年正式启动投资协定谈判,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等,至今未取得进展。
两国在2013年7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就全面启动谈判达成了一致。同年10月在美国展开了磋商,但主要为双方阐述各自的主张。从本次的第11轮谈判起,中美正式开始文本谈判。
中美双方能否允许对方国家企业以和本国企业相同的条件在本国成立和扩大等将成为谈判的焦点。中国目前在金融和资源等领域严格限制外资进入。此外中国还存在突然改变规则的问题。通过放宽限制和行政手续透明化,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具体落实市场开放政策也将成为课题。
此外,中国方面要求美国放宽高科技产品等的对华出口限制。中国还希望增加对美国的投资,以获取美国企业的先进技术。而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双方能够达成妥协的程度等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美国正主导建立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而中国除了和美国之外,还与欧盟就启动投资协定谈判达成了一致。中国的战略是,主动与欧美两大经济体加强合作,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中美本轮谈判为期2天,双方各派出20人左右的代表团参加谈判。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