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之都”香港褪色,融资额跌至第8
2023/10/18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城市的存在感下降。2023年1~9月,香港曾为世界第1的新股融资额从2022年的第4位下跌至第8位。原因除了海外资金远离外,还包括中国大陆企业选择本土上市的情况增加。进入2023年以后,香港的股价指数和楼市行情也陷入低迷,困境越发明显。
国际金融城市香港遭遇强烈逆风(REUTERS) |
从国际会计事务所德勤(Deloitte)统计的各交易所2023年1~9月的融资额来看,香港跌至第8位,被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超越。香港曾在2018、2019年等2010年代5次登上融资额首位宝座,但现在“新股之都”的风采已经暗淡。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大陆市场的崛起。1~9月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额排在世界第1的是上海交易所,排在第2位的是深圳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虽成功引进了今年全球最大的IPO项目——英国半导体设计企业Arm Holdings,但融资额仍比不上中国大陆的交易所。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采用了新制度,在中国(大陆)上市比以前更加容易”,数据分析公司ION Analytics的相关人士这样说道。虽然香港是作为中国大陆企业的融资平台发展起来的,但中国大陆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日益繁荣。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的作用受到影响。
中国相关部门2023年取消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行政审批,引进了注册制。因限制放宽,企业的上市准备时间缩短,从而激发了IPO活力。在美国施加强大压力阻止中国技术发展的情况下,中国打算利用资本市场来发展自身技术和产业。
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面向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市场)上市的大型半导体制造商“华虹半导体”获得了国家政策基金的支持。该公司已于2014年在香港上市,今后有潜力的科技企业选择在中国大陆市场融资的情况可能会继续增加。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相当于中央银行)的总裁余伟文强调对香港的将来有信心,表示香港是连接中国大陆与世界的唯一门户,在世界金融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过,由于中美对立等,海外资金从中国大陆撤走的背景下,打击集中在对国外开放的香港市场。
香港恒生指数比年初下跌了12%,而以大陆投资者为主体的上海综合指数同期仅下跌1%。与台湾加权指数(上涨17%)及日美股市相比,恒生指数也处于落后位置。香港市场的交易额9月降至4年8个月以来新低。按照不同交易所观察全体上市企业的总市值,香港市场从2021年左右开始与上海市场的差距不断拉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