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明德借了一辆板车,把养母拉到江边,带母亲乘船去了洪湖农场。
|
张石 |
学校看到了白山明德母子的困境,给他们安排了宿舍,后来他和学校的工友邓明友结婚,有了家庭,对母亲更是孝顺、照顾有加,不仅尽量让母亲吃好,睡好,而且还买了轮椅,经常推着母亲出去散步。
80年代初期,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的时期,也给白澄平反,落实政策,并分配他到湖北省博物馆做文物研究与保护工作。经过了二十多年劳改生活的白澄非常兴奋,恨不得一步跨到武汉与家人团圆,但是就在他接到得到平反昭雪的消息那个夜晚,突然心脏病发作,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白山德明的寻根之路
在养父去世之后,养母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如果不让白山德明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可以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她思前想后,有一天终于告诉了他他自己的身世。
白山德明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那一夜他没合眼,他甚至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好的父亲与母亲……泪水流进黑夜,流进晨曦,也渗透了他的心灵……
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分期分批地组织在华日本遗孤赴日寻亲。各级政府也开始四处寻找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争孤儿。养母也催白山明德去东北找一些有关自己身份的证明材料,在东北的一些亲戚们也来信欢迎他们回东北走一走。
1982年,白山明德和妻子背着母亲,用扁担挑着行李,领着儿子,开始了东北的寻根之旅。
他们先来到了大庆的姑姑家里,又到了长春,找到了和父亲一起促成沈阳和平解放的王凤起、富平夫妇,那时王凤起在吉林省人民政府担任参事。当年威武的将军王凤起和飒爽英姿的地下党员富平已经白发苍苍。他们对老战友遗孀一家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富平亲自下厨,给他们做了丰盛的晚餐。他们都记得白山明德小时候的事,管他叫“小明”,他们也知道他是战友白澄收养的日本孤儿。
相依为命到天涯
1988年,白山德明带着养母和一家人回到了日本。当时日本政府是不允许孤儿带养父母一起回国的,但是白山明德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说服了日本政府,同意他把养母也带回日本。虽然刚来日本时居家狭窄,生活拮据,但是白山明德和妻子孝敬养母始终如一。他说:“一直和我们相依为命,互相照顾的养母,由于步行困难,我们都出去工作时,只能一个人留在家里,每天一个人留在家里坐在窗前眺望景色,盼我们回来。
我们也觉得很过意不去,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一道休息日和过年过节,一家人推着轮椅带她去逛街,去公园,也定期带她去医院看病。来到日本后,她曾4次和我们一家人观赏樱花盛开,在她来日本第5年的1992年,她84岁的时候,他老人家与世长辞。养母希望她的遗骨能埋在她生活过的武汉郊外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的郊外。我就在武汉郊外买了墓地,埋葬了母亲。我们一家经常在正月回去烧纸、扫墓。
在日本,每到过年,他们一家在把饭菜摆好后,会在桌前摆好养父、养母的席位,斟好酒,打开房门说:“爸爸,妈妈,过年了,回来吧,我们一起吃团圆饭。”
岁月悠悠,星移斗转,虽然白山明德已经年过七旬,白发苍苍,但是他永远忘不了中国的养父母,他说:“我是中国人的儿子”。
(1)详见《决战沈阳》,第14章 黎明前夕,众将“扣卫逼周” 藏书网http://www.99csw.com/book/4435/index.htm)。
(2)详见《决战沈阳》,解放军乘胜前进第16章 周富成投降,东北全境获解放。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张石 简历
1985年,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到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到1996年,东京大学教养系客座研究员,现任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著有《庄子和现代主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樱雪鸿泥》、《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不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