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的遗忘物
2013/10/11
“安倍经济学”有两个遗忘物。
首先是日本因老龄化而持续膨胀的社保费用。日本用于支付医疗、养老金、护理等的金额已经突破10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3万亿元)。其中,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相关费用也逼近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超过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2倍的债务也正日积月累。
|
按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安东·布朗(R. Anton Braun)先生的推算,“单凭提高消费税来使财政收支保持平衡的话,消费税率必须超过30%”。因此,为了在未来减少增税更需要的是抑制社会保障费的支出,但是安倍政府似乎对此并无热情。
日本执政党的相关人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都异口同声的表示这是“小泉政权时代留下的后遗症”。在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的时代,其曾确定过从2007年起的5年里,每年将社会保障费的增加额压缩2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19亿元)的政府方针。然而这项举措却招致了批判,被认为是“抛弃老年人”的举措,最终导致了2009年的政权更迭。这些记忆也都影响着现在执政党内的人士。在拥有高投票率,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老龄人群面前,当权者也不愿冒着风险去尝试改革。
日本70~74岁老年人的医疗费自行负担部分明年春季有望从现在的10%提高至20%,这项举措在安倍去年12月上台执政时曾被推迟。虽然安倍政府还计划提高面向高收入人群的护理服务的自行负担比率以及对高额疗养费进行调整,但这些都谈不上是根本性的抑制社会保障费支出的措施。
养老金是最大的一块。据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铃木亘预测,按目前的情况,日本企业员工等加入的养老保险(厚生养老金)的累积资金到2038年将会面临枯竭。如果考虑养老保险的运营成本以及保险费的未缴纳率,也难以保证日本政治家们提出的所谓“100年安心”。
“安倍经济学”的另一个遗忘物是对作为其增长战略第三支箭中心内容的医疗·护理、农业、雇用等领域的严格的限制性政策的重新调整。
设置“国家战略特区”可谓是安倍改革的一个亮点。然而对于如何放宽特区内的雇用规则这一焦点性内容,日本厚生劳动相田村宪久却表示“必须谨慎对待”。日本之所以需要进行以调整限制性政策为核心的结构改革,是因为这样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及技术革新达到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效果。
安倍上台后虽然凭借其金融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如果就此松懈,在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增长战略的政策制定上出现怠慢的话,“安倍经济学”将离成功远去。
日本的第一波生育潮(1947~1949年间及其前后)时出生的一代人将在东京举办奥运会后的2020年至2025年间成为75岁以上的高龄人群。希腊在2004年尽享奥运盛宴后事实上陷入了财政破产。日本不应重蹈覆辙。然而,留给日本的时间并不多。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经济部次长 濑能繁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