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的外交及安全保障界人士普遍认为今后中美的对立将逐渐加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弗里德伯格也是持有该观点的人士之一。但是,与单纯的“对华警惕论”相比,他的观点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分析中国时,融合了国际政治和外交史的知识,并且吸取了在白宫任职的经验。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在警惕论与合作论之间摇摆。政策的重心今后将倾向哪边?日前弗里德伯格在日本经济新闻撰文阐述了他的观点,日经中文网刊登中文版供读者参考。 (秋田浩之)
亚伦·弗里德伯格: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6月举行了超过8个小时的会谈。会谈虽然表面上在网络攻击、朝鲜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成果,但似乎缺乏实质性进展。
美国政府公开指责中国后,网络攻击表面上一度减少,但现在已经恢复原样。在朝鲜问题上,目前也没有看到中国对朝鲜动真格,加强经济压力的证据。
中方在会谈上呼吁与美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意味着宣称中美关系对等。2008年,美国国内传出中美“G2论”时,中国担心被强加更多的责任,对此表示警惕。
时至今日,中国的初衷可能未改,但开始寻求与美国对等的地位。奥巴马政府虽然没有接受,不过,对于中国的变化,应当给予关注。
中美关系即使暂时得到改善,但就中期而言,竞争色彩估计会愈发强烈。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采取了“干预”与(防范强硬中国)“避险”两个方面的策略。新兴大国与老牌大国之间必然产生摩擦。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也阻碍着信赖关系的构筑。因此,在今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重心估计会逐渐转向强硬。
在冷战后期,中美曾开展过密切合作。因为二者当时面临着苏联(现俄罗斯)这个共同的重大威胁。而现在,这样的威胁已经消失。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有看法认为恐怖袭击将拉近中美关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在朝鲜、伊朗核问题上的,中美也不可能做到充分的协调一致。
而且,中国最近不再掩饰希望改变亚太现状的意图。在南海、尖阁诸岛(编者注:中国名为钓鱼岛)上态度更加强硬。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行动估计会更明确。在这一点上,美国不会保持沉默。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中国?首先,重要的是维持亚太地区势力的均衡。如果均衡被打破,优势倾向于中国,其他国家就必须听从中国的主张。对待中国,既必须干预,也需要避险。在日本的对华政策中,干预占据大半,最近,日本也开始通过强化防卫等方式致力于避险。这种做法也属合理。
奥巴马政府已经表明尖阁诸岛(编者注:中国名为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除了嘴上说,奥巴马政府还要拿出必要的行动。例如应该制定防范危机的美日行动计划。中国一旦在尖阁诸岛(编者注:中国名为钓鱼岛)实施挑衅行动,美国将会采取干预措施。中国如果明确这一点,也就不得不保持克制。
亚伦·弗里德伯格: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2003~05年任美国副总统国家安全副助理,参与对外战略的制定。近期著有《争夺霸权——中美东亚控制权之争》。现年57岁。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