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迎来转机。由于产期的经济减速、中国领导层的换届等,使得对中国前景的预测变得困难。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就此采访了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专家关志雄。
|
关志雄 |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
关志雄:从短期经济指标来看,第3季度的7.4%的增长率已经是底部,第4季度将升至8%左右。明年将超过8%。
在第2季度之前,由于增长率低,同时物价偏高,中国政府很难实施经济刺激政策。而6月和7月之所以连续降息,是因为已经确信通货膨胀已经不再是首要问题。此外,还加快批准了一部分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这些项目自秋季前后起开始启动,从第4季度起,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向复苏。
不过,此次难以出现像2008年雷曼危机后那样的V字型复苏。当时的经济刺激政策以投资为中心,资金的大部分是银行融资和地方政府自行筹措的资金。由于担心其中一部分成为不良债权,此次中国政府并未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
记者:有观点指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
关志雄:像过去那样的10%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难以期待。目前已经降至7.5~8%左右。当前如果不计后果地刺激经济,将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等问题。
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最近三十多年来持续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恶果。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在2015年达到顶峰后将转为减少。此外,中国已经迎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的)路易斯拐点。这2个因素对增长率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记者:中国能否顺利转向稳定增长?
关志雄:在过去,中国保持7%的增速是轻而易举的,而当前则要加上“推进改革”这一前提条件。例如目前仍然有必要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目前,只有国有企业获利丰厚,并且反过来收购民营企业。如果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日益壮大,就将导致投资的浪费。
中国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在影响潜在增长率的因素中,劳动力的贡献度将日益下降。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储蓄率的下降,资本存量的扩大也将难以继续保持以往的速度。因此,中国政府虽然已经敦促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但对很多企业来说仍然为时尚早。
中国已经走过路易斯拐点,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将放缓,但并不会停止。因此,需要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引进机械化生产。而面临的障碍是土地流转。如果土地实行私有化,就可以进行流转,但中国并未采取这样的举措。
记者: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是否将推进结构改革?
关志雄:如果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将陷入低迷。但是,对于旨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分配改革,即使大方向能够得到广泛赞成,但具体举措将遭到反对。在过去10年里,分配改革与理想渐行渐远。同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否被搁置也值得担忧。中国的所得税制在原则上应该是累进征税,但却难以掌握富裕阶层的收入情况。此外,中国也没有遗产税。同时还面临高官腐败的问题。
地方项目投入的资金甚至到了滋生泡沫的程度,但如果踏入一步之遥的山区,就能发现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的孩子。中国虽然存在像日本地方交付税(指将税收的一部分由政府作为国税征收上来,根据地方财政情况以及从保障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再分配)的制度,但金额难以满足需求,而分配规则也比较模糊。
记者:日本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中国?
关志雄:例如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因此,日本企业必须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进入中国市场。此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降低产品进入中国的关税也非洲重要。附加值高的产品要在日本生产,然后出口到中国。
至今由于中日之间仍然存在技术差距,因此很容易建立互补关系,但今后这种差距将不断缩小。日本企业也越来越需要进行创新。日本需要生产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而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研究开发和品牌营销。
(记者为日经中文网 吉田忠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