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观点 > 中国离金融大国还有多远

观点:中国离金融大国还有多远

2012/01/12

PRINT

       日经新闻中国总局局长 品田卓:因欧洲债务危机等原因,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恐怕今年也会因收购海外企业及购买国债等而继续受到关注。中国正在变成一个超大经济国,但离金融大国还有多远?
1900年代前半期,上海曾是亚洲金融中心
(“外滩”)

资产增加而份额不见增长的外资金融机构

       去年12月下旬,中国金融当局在上海召集外资银行举行了非正式会议,目的是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10年之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或许是出于为中国金融当局的考虑,外资银行纷纷肯定了中国10年来的金融管理工作,称中国不仅批准了外资银行的当地法人化,而且还放宽了地区规定及业务规定,值得称赞。

       外资银行的总资产10年来实现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对外国企业进驻中国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那么外资金融在中国的份额是否也有所提高了呢?

       截至去年9月底,外资银行资产在107万亿元的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9%,而10年前也只是1%多。加入WTO时,有观点认为这一比例将达到10%。按57家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计算,保险业的外资比例也只占1.08%,这一比例与10年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

外资银行与中国本土银行的审批程序有所不同

       中国在法律上对中国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作出的业务规定基本相同,但批准许可方面的具体规定却不尽相同。外资银行需要在开设支行时逐一申请,开设一家支行需要花费1年的时间。如果中日关系恶化,开设支行都很难被批准。因中国不允许外资银行收购本地银行,所以在中国涉足小额金融业务并非易事。

       外资银行擅长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很缓慢。中国政府机关及企业等发行的债券只销售给银行同业拆放市场的参与者,外资企业债券发行也只刚刚开始。尽管规定发行债券的企业必须准确披露财务报表的信息,但信用评级却很低。

        中国的保险销售业也存在道德风险。保险人故意制造事故并伪造证明来索赔保险金,以及销售代理公司随意对保险费打折的情况十分普遍。

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尚无眉目

       政治上的人治管理、信息缺乏公示、且道德水平低,这些因素都导致外资金融机构很难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政府已开始展开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的产业结构转换。作为其支柱之一的金融业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与欧美日一样,从存贷款为中心的间接金融向以市场为中心的直接金融过渡。

       但作为实施上述情况条件的存贷款利率及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却尚无丝毫眉目。中国金融管理部门解释说,利率自由化会引发过度竞争,导致金融机构破产案接连发生,容易引起混乱。中国央行银行以低利率从各金融机构强制收集的存款准备金还成为政策实施的财源,这给各金融机构带来了赤字。为了弥补这些赤字,各金融机构就会以低存款利率吸引资金,以高利率放贷。而利率自由化容易减弱国家从民间吸收资金的机制。

       此外,人民币汇率实现自由化的时间也不确定。由于担心出口依赖度高的企业破产,自由化计划一直未能出台。今年秋季中国将举行党代会,进行换届。在此之前,为了优先确保社会稳定,不会采取大胆的政策。之后在走上正轨之前,为了稳固,暂时也不会有任何动作。

       利率调控将使非法集资的地下钱庄抬头,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干预会通过资金回流国内而加大通胀风险,从而加大金融失控的危险。中国已没有像毛泽东及邓小平这样的强硬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否仍会在集体领导体制下实施伴有阵痛的大胆金融改革?在2020年之前,上海是否会成为与纽约及伦敦比肩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来看,这还只是个梦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