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日本人头脑中浮现的中国典型形象?

等身大的日本(1)日本人头脑中浮现的中国典型形象?

2014/02/11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我一直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问题等进行采访,而从大约5年前开始,将焦点主要对准了居住于中日两国的“一个中国人”,一直观察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对日本的看法。我认为,通过细心倾听中国人真实的声音,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中国人的实际面貌”,这是仅仅依靠在日本得到报道的中国政治与经济宏观新闻难以全面把握的,与此同时,“中国人关于日本的真实想法”也有望借此浮出水面。

    实际上,在进行这种采访之后,不管怎样阅读中国宏观新闻都无法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中国人的面貌” 清晰地浮现出来。而且,通过倾听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作为日本人的我自己也开始感觉到,中日两国一直以来形成的对彼此的看法是多么陈腐,而且没能随时代发生变化,这些看法充满了来源于过去报道和影像的先入为主的成见,同时正在“固定下来”。

    上述内容在拙著《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进行了详细阐述,而本文打算阐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中国的看法。我觉得通过听取双方的声音,或许可以纠正彼此的误解,有助于加深相互理解。因此,本专栏对我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那么,如今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样子呢?下面介绍一下正在上海一个研究生院留学的一名24岁男学生的声音。他曾在东京都内一所大学攻读中文专业,毕业后立即到中国留学,因此与普通日本人相比称得上“中国通”。但是,这名学生在留学前对中国抱有的印象居然是,“很多中国人骑着自行车在天安门广场前的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情景”。

    不可思议的是,他对中国的这个印象与40多岁的我那代人对中国的印象如出一辙,因此或许可以说,这是很多日本人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中国有代表性的形象”。而如果是比我稍稍年长一些的50多岁以上的日本人,那么骑自行车的人的服装将变为“人民服”。

    而在如今,身穿人民服的中国人早已不见踪影,而且很多中国人在北京长安街上骑自行车的光景等也已难以看到,但直到今天,提到很多日本人眼前浮现出来的中国典型景象,仍然是“天安门广场”、“中国人骑自行车的情景”。

    令人吃惊的是,不仅仅在于这种印象本身,而且很多日本人至今仍然误认为现在北京的景象也和过去相似。在有关中国的新闻得到如此大量报道的今天,像上面那样,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依然“固定下来”,这就好像是在数十年前的阶段,时光出现了停止。

    去年,我与居住在上海的一位30多岁日本商务人士交谈时,他坦率向我讲述了2年前第一次来上海出差时的感想。

    “的确感到吃惊。本以为中国人现在大家都骑自行车,结果街上飞速行驶的都是高档进口车,浦东高层大楼高到让人感到眩晕,夜晚的街道也热闹非凡,中国岂不是在飞速发展?我对自己缺乏学习和认识肤浅感到吃惊,非常不好意思。”

 
 
    在那之前,他从未学过中文,也不存在对中国的积极关注。但是,他是就职于东京一家中型企业的非常普通的商务人士,他的认识在日本人中并不特别落伍。

    也就是说,虽然中日两国的特殊新闻会在媒体上得到报道,但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情景却很少得到关注。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虽然政治经济新闻会在头脑中不断与时俱进,但很少去修正过去彼此产生的印象。我觉得这个例子或许可以归入上述情景。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27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5
投票总数: 132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