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28)日本家庭怎么防灾?
2020/08/04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现在已进入8月,在7月份的时候,日本以九州各地为中心接连遭遇暴雨灾害。日本气象厅将之命名为“令和2年7月暴雨”。以熊本县等地为中心,暴雨已造成近80人死亡。现在仍有很多人因为房屋倒塌而无法恢复正常生活。中国今年的暴雨灾害也很严重,在新冠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受灾的人们真的很可怜。
福冈县久留米市因大雨发生内涝(7月8日,Kyodo) |
提起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人总觉得这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日本人自己也有这种感觉。日本地震特别多,而且近年来几乎每年都发生暴雨灾害。
日本吸取了1923年9月1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的教训,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全国各地都会进行防灾训练。在我的老家,9月1日是小学举行第2学期开学典礼的日子,当天肯定会安排防灾训练。虽然现在也有各种形式的防灾训练,但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很难再进行人群聚集的防灾训练。我深切感受到,在无法指望训练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要提高防灾意识。
正因为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才会有大量防灾用品出售。恐怕日本的防灾用品种类比中国还多。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防灾用品,发现被称为“应急袋”或“紧急避难套装”的商品颇受欢迎。这些商品把防灾用品装在了一个袋子内。
比如,某防灾用品套装(7280日元,约合人民币485元)中包含:应急保温铝膜、毛毯、充气枕、雨衣、毛巾、劳保手套、简易厕所、除菌湿巾、纸巾、压缩饼干、冰糖、矿泉水、袋装自热米饭等。
家居用品超市的防灾用品卖场(资料图) |
仅这些东西就卖7280日元,感觉有些小贵,但还有2万日元的应急袋、3万日元的应急袋。里面包含更多物资,智能手机充电器、食品(压缩饼干、罐头、点心)、小型煤气炉、小型液化气瓶、照明灯、干电池等一应俱全。去避难所时,只需要带着这个应急袋就可以了,非常方便,因此有的日本人买来放在家里备用。
日本气象协会官网上写着发生灾害时至少需要储备3天的食品。其依据是日本内阁府发布的首都直下型地震对东京造成的灾害预估,从各条生命线的恢复目标天数来看,电力需要6天,自来水和下水道需要30天,煤气需要55天。根据该网站的介绍,一家5口3天的储备食物至少要有45份速食米饭,18罐罐头,15份方便食品,15盒营养补充食品等。
日本的方便食品种类十分丰富,即便如此,我也觉得很少有人在家里常备如此多的食品。我家只囤矿泉水,其他东西并不多。储备和放置这些食品也需要一定空间。
日本危机管理教育研究所的国崎信江认识到存在这样的家庭,因而提出了“家庭内流通储备”倡议。国崎称,“有一种方法是,不需要为防灾准备特别的物资,而是经常多买一些平时吃惯了的食品,在吃这些食品的同时进行储备”。大米、意大利面、干乌冬面、年糕、松饼粉等,这些都是日常使用的食材,与只有发生灾害时才会吃的压缩饼干不同。提起防灾食品,日本人的印象是“不好吃”。国崎的观点是,如果日常吃一袋食品的话,就多买一袋或两袋囤积起来,这样就能储备一定量的食品了。
日本内阁府2017年以3000人为对象实施了一项调查,面对“是否储备了食物和水来防备大地震”的问题,45.7%的人回答“有储备”。超过一半日本人回答“没有储备”。今年夏天仍有可能发生灾害。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发生灾害的新闻,我都会觉得储备防灾物资必不可少。
中岛惠 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