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孩子是否应由“妈妈”一个人抚养?

等身大的日本(30)孩子是否应由“妈妈”一个人抚养?

2014/09/02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在读到这个标题之后,可能很多读者会感到疑惑,想“这是什么意思呢?真不知道”。
      
       最近,我对中国和日本育儿的情况进行了采访。对于日中两国育儿的差异,我曾进行过一些思考,此次打算谈谈这方面的事情。

     正如中国人清楚知道的那样,日本女性在结婚之后,很多人会退居家庭,成为专职家庭主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日本女性结婚后的继续就业率仅为38%。换句话说,62%的女性将辞掉工作。而被列举出来的主要理由包括,“为专心于家务和育儿,主动辞职”(39%)、“虽然想继续工作,但难以兼顾工作和育儿”(26%)以及“工作时间(在兼顾家务和育儿方面)不适合”等。

     在日本,以女性(母亲)为中心抚育孩子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日本的习惯是女性不管积累了多么辉煌的工作经历,不管多么优秀,一旦生育了孩子,都要从工作第一线退下来,在数年时间里专注于育儿。如果环境得天独厚,3、4年之后可以重返工作一线,但这样的女性并不多见。如果是大型企业的员工,重返原来单位本身不存在问题,但经常被调动到清闲部门。

     理由包括育儿女性“由于不知道孩子何时发烧感冒,可能突然请假,所以无法承担更多责任”、“由于下班后必须尽快回家,无法胜任和男性相同的工作”等。站在女性角度来看,这令人气愤填膺,但如今日本的现状是女性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理由。

    读到这里,各位中国读者可能会感到不可理解,会想“为什么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不给予更多帮助呢?”、“丈夫都在干什么呢?”

     在日本,父母和丈夫积极帮忙操持家务的家庭虽然不多,但也是存在的。最近在年轻丈夫中,积极承担育儿工作的人被称为“育儿男”(用日语说Ikumen,是一个流行语,意为参与育儿的男子)。但在日本,不论怎么说,女性(母亲)都是育儿的主要力量,祖父母、外祖父母和丈夫只不过是辅助性的,也就是“稍稍帮帮忙”。

     在日本,很多情况下女性会在生育孩子之后或者生育之前回到娘家,在娘家请母亲帮忙照顾2周~1个月左右,但在那之后将回到自己家,不借助娘家父母的帮助,基本上自己承担育儿工作。

       由于“育儿男”并不常见在,才形成了这样的流行语,大多数男性基本都不打算参与育儿。

     听到这样的事情,中国人会感到非常吃惊。

       在中国,不仅是自己的父母,丈夫的父母也积极打算参与“育儿”。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的我的朋友在生下孩子之后,父母就住在她家里,几乎任何事情都帮忙做。因此,女性在生孩子约4个月之后即可重返职场,不重新工作的女性反而少之又少。在很多情况下,不仅是孩子仍在吃奶的阶段,即使到了上小学的7岁乃至更长时间,父母都会承担育儿的大部分工作。此外,雇佣保姆的家庭也很多。

       听到这样的事情,日本女性反而感到极为惊讶。

     在中国,育儿并非仅由母亲负责,而是整个家庭齐心协力参与的事情,而在日本,则认为归根到底应以母亲为中心,周围的人只需稍稍施以援手。

     就像这样,日中两国的育儿情况完全相反,但日本最近出现了新动向。

     作为政府成长战略的核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积极起用女性人才”的战略。而在此次的内阁改组中,预计也将大量起用女性进入内阁,同时自下一年度起,将提升国家公务员中女性的录用率等,相关举措正不断推出。

     表面看来,可以认为这是“好事”。但是,女性在家庭中的负担与以往相比并没有改变。因此,即使宣称“积极起用女性人才”,到底哪些地方能受到影响呢?希望不要光说漂亮话,而是思考具有实际意义的起用女性人才的举措。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9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2
投票总数: 42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