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与生产过剩的怪圈
2012/03/23
图为香港的迪士尼乐园。上海市筹建“迪士尼公园”获得批准后,在中国各地掀起兴建主题公园的热潮。 |
2011年夏天,中国政府通知各地政府不得新建大型主题公园。上海市筹建“迪士尼公园”获得批准后,在中国各地掀起兴建主题公园的热潮。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以一种不输给上海的干劲大搞建设。据中国《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2500多个,投入资金超过1500亿元。但其中70%处于经营亏损状态。如果主题公园的数量继续增多,势必造成更大的亏损,政府可能基于这一想法,禁止开工建造。
去年春天,维生素C的价格因生产过剩导致大幅下跌,整个行业都陷入困境。太阳能电池也因为价格下跌,导致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等中国大型企业出现全面亏损。在钢铁行业,尽管铁矿石的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然而却出现了因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跌。在汽车领域,预计2015年的产能将超过国内3000万辆的需求量,达到4000万辆。政府为防止出现行业性全面亏损正在不断命令减产、废弃生产设备、停止投资。维生素也正是在政府减产命令的干预下止住了价格下跌的步伐。
中国一旦出现什么商机,企业总会一窝蜂似的大上快上。其结果往往很悲惨。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跌、利润减少,无钱投入研发。每次出现这样的事情,温家宝总理总会不断大声疾呼不要重复投资浪费资源!
为什么中国企业会反复进行无效的过剩生产和重复投资?对此,政府责怪企业总是无计划投资、无知、一味模仿,但事情却并非这么简单。中国目前采用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实际上,恰恰是这一体制助长了生产过剩。如果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供给和需求进行管理,完全控制着企业的生产活动。一旦出现供给过剩,政府将命令企业实施减产,因此理论上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和重复建设。而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能通过市场等渠道预测市场需求。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导致产品积压,进而面临倒闭的风险。只有那些市场预测良好的优秀企业才能生存下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不久就会自生自灭。
可是,在政府和市场都强有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无法发挥上述调节机制。即使企业在自由生产,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政府也不会像计划经济那样,对企业活动施加种种束缚。
另一方面,这种体制无法推进市场经济下的优胜劣汰。因为拥有很大权限的政府会对废弃设备和停止投资等行为进行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产生生产减少、价格停止下跌的效果,而许多本应倒闭的企业会因此生存下来,这些不良企业又会再次重复投资。
其实解决对策很简单。政府只要什么都不做即可。现在,既然无法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不如彻底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如果采取“不作为主义”,因产能过剩而亏损的企业就会倒闭。同行业者见此情景就会避免产能过剩,金融机构对重复投资项目贷款也会采取谨慎态度。随着企业集约效应的推进,获胜的优秀企业就能够提高其利润率。表面看来,政府不干预好像会助长产能过剩,其实从长远角度看,这是在防止资源浪费。
当然,笔者也不认为市场规律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要想理顺被中央和地方政府干预而扭曲的经济结构就有必要尊重市场规律,并且政府最好“无为而治”。如果政府无论如何都想有所作为的话,政府应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兴产业,吸纳因企业倒闭而产生的大量失业人群。
每当看到中国政府官员满腔热情地对企业进行种种指挥时,我都会想“看样子中国的生产过剩一时半会儿消失不了”。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推理小说是中国法制的镜子?
巴黎LV专卖店里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