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宏为日经中文网撰稿:日本有而中国没有的东西之一,或许就是小学的午餐。
直到不久前,中国小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回自己家吃饭的情况还很普遍。而在日本的公立小学,则是由身为公务员的营养师制定菜单,再由打零工的阿姨们在午餐中心大量制作相同的料理,然后用卡车运到学校。在学校,各班儿童全体在教室里一起食用相同的饭菜。最近,中国城市的小学也开始提供午餐了,但与日本不同,中国的午餐类似食堂。中国学生无需在教室吃同样的饭菜。既有回自己家吃饭的孩子,也有在外面食堂就餐的孩子和吃盒饭的孩子。
日本学校的午餐制度诞生于第二次大战后。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贫困家庭的儿童也能在学校吃上饭。午餐收费极为低廉。获得资格证的营养师会在考虑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制定菜单,因此这还有助于儿童身体发育。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超过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午餐的效果。笔者还记得,当时每顿午餐都要喝一杯对长身体来说不可或缺的牛奶。
这种日本午餐也曾发生令人痛心的事件。去年12月,在东京一所公立小学,在学校吃完午餐的女学生出现食物过敏反应,结果失去了生命。女学生存在乳制品过敏症状,因此医生禁止其食用奶酪。当天的午餐提供的是韩国风味什锦饼。什锦饼中加入了奶酪粉,女学生吃的当然是不含奶酪的,但女学生说“想再要一个”,于是吃了剩下的什锦饼。而这个什锦饼加入了奶酪粉,女学生在30分钟后感到非常难受,随后被送到医院,但为时已晚,结果失去了生命。
这名女学生为何吃了原本不能食用的加入奶酪的什锦饼呢?实际上,这名女学生的班里有一个目标——午餐不能剩饭。女学生想为班里的目标作出贡献,在偶然有同学喊谁还要什锦饼时,就表示自己想要。剩下的饭菜没人爱吃,其他同班同学都不想吃。这名女学生可能是想我一定要为大家作出贡献,于是要了一个剩下的什锦饼。
我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悲痛,同时气愤地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其元凶就是不许剩饭的目标。笔者在儿童时代也曾遇到相同的规定。只要身体没有不舒服,午餐就要一点不剩地吃完。这是为了消除挑肥拣瘦,摄入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记得当时的我强烈认为,如果饭菜没有吃完,就是对不起制作饭菜给我们吃的人以及培育蔬菜的农民们。自儿童时代起,日本人就经常被提醒“要完全吃完”,并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
我在儿童时代经常不能将午餐吃光。有一次,由于肚子很饱,面包吃不完,就将一部分面包扔到了垃圾箱里。于是老师停止了讲课,开始寻找嫌疑犯。老师带着可怕的表情,不断向班里的学生怒吼。由于我扔掉面包,同班学生全都受到牵连。从那以后,笔者洗心革面,决心要忍着吃完所有食物。
当时,学校规定午餐时间为40分钟左右。吃得慢的孩子会被其他同学嘲笑。在日本,小学生吃完饭后需要自己收拾餐具,如果吃得慢、收拾得慢,午休玩的时间便会变短。因为我是慢性子吃饭很慢,所以总会催自己快点吃。日本的小学生会一边留意着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边和大家同时把一样的饭菜吃光。
日本人就是这样在承受社会压力的同时学会集团行动。长大以后,这种压力非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进入公司以后,宴会上也有很多规矩,不得不处处小心。比如让谁来说祝酒词,给谁倒酒等等。被这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肯定不仅仅只有我一人。
住在这样的日本便会开始羡慕中国。80年代笔者第一次到中国时,惊讶的发现中国的小学并不提供午餐,学生可以回家吃饭。而且初中和高中没有校服(如今在中国,穿校服的学校已不在少数),学生可以穿便装上学。而日本的初高中则规定必须穿校服。学校经常会检查学生着装,着装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同学会被老师严厉批评。如果穿“奇装异服”上学,还会被其他同学欺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