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国 > 企业 > 中国物流机器人在日本“上岗”

中国物流机器人在日本“上岗”

2024/02/29

PRINT

  

      自4月起,日本将对卡车司机的加班上限时间设置为每年960小时。物流行业正面临司机不能长时间工作、货物无法及时搬运的“2024年问题”。中小企业的人手不足现象尤为严重。如果能通过仓库机器人来减少人力和降低成本,就可以利用空余出来的人力和资金来增加司机人手。

 

      作为工业机器人大国,中国的企业已经看到了商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引进的工业机器人达到约55万台,中国的安装量占其中的52%。中国在机器人的多样性以及量产降本方面拥有优势。

 

      在物流机器人领域,北京极智嘉科技(Geek+)和灵动科技(Forward X)是大型企业。企查查的数据显示,极智嘉的市场估值超过20亿美元。包括初创企业在内,多种企业百花齐放。

   

立镖的机器人正在把放在托盘上的商品投放到指定的货架

   

      中国企业还出现了探索在日本进行本地生产的动向。浙江立镖机器人有限公司(LIBIAO ROBOTICS)主要生产在仓库内分拣商品的机器人,据介绍,立镖已经以设立工厂为目标参观了候选地,正在加紧建立可迅速应对日本需求增加的体制。

 

      立镖由以前开发纺织机械的首席执行官夏慧玲于2016年创立。该公司的产品结合使用多台自动行走的小型机器人。机器人可将卡车运来的货物放到托盘上搬运,并投放到指定的货架上。

 

      分拣作业的自动化一般采用结合使用多个传送带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的难点在于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时,整条拣货线都会受到影响。使用多台机器人的立镖系统,可在部分机器人发生故障时防止作业停滞。

 

      在中国,立镖的机器人已经得到京东集团(JD.com)等公司的采用。在日本,优衣库及化妆品企业奥蜜思(ORBIS)等的相关仓库里有4500多台立镖机器人在工作。夏慧玲干劲十足地表示,计划向食品和制药等更多行业推广机器人。立镖将提供只在旺季增加引进数量等多种合同方案,以开拓更多客户。

 

      物流设施因处理的商品不同,需求也多种多样。中国的初创企业也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海柔创新科技(HAI ROBOTICS)主要生产专门用来搬运箱子的无人搬运车。最近3年已累计向日本出货165台。基本确立了稳定的供应,自2024年起计划对日本年度出货量提高到300台。

 

      2023年9月,上海快仓智能科技(Quicktron)首次将使用自动行走机器人的系统推广到了日本。该系统结合使用了在仓库内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的机器人,可把商品搬运到收纳架上。快仓智能科技日本法人的社长蔡行顺表示,在日本市场能成功的话,就能将经验应用到其他国家。

 

      进驻日本的中国企业未来的目标是本国市场的广大前景。目的是通过在日本推广机器人来积累经验,提高运行精准度等,以反向运用到中国市场。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4亿967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208万人,已连续两年下降。预计自2040年前后起,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将每年减少1000万人以上。

 

      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2022年私营企业的平均年薪为10.4万左右,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由于劳动力减少,工资面临上涨压力。日本的少子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日本业务的成败将成为企业在竞争对手众多的市场上取得最后胜利的试金石。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藤村广平 大连、三好博文 东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33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154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