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气污染成为今年年初的焦点,但新兴经济体环境的恶化也在加剧。在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等,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健康问题正在表面化,各国当局试图通过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等举措来改善环境,但效果有限。
|
图为伊斯坦布尔的街道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指导方针,作为保持健康所必需的大气状态标准,每立方米空气包含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微小颗粒物“PM2.5”应该在10微克(年平均)/立方米以下。而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PM10”的上限是20微克。如果两者均达到WHO标准的3.5倍,长期死亡率风险将提高15%。
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PM10为279微克,竟然达到WHO标准的14倍。原因在于冬季游牧民集中到城市,居民人数成倍增加,居民在帐篷式的居住环境中会大量燃烧煤炭用来取暖。
而在印度,首都德里范围为198微克,孟买为132微克,严重程度超过了中国的北京和上海。随着各地劳动者不断涌入,德里首都圈的人口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3成,而地处半岛、开发空间较小的孟买也增加了1成。经济不断增长,同时工厂林立,这些因素导致污染源越来越多。
孟买的乘用车登记数量截至2012年3月为1940万辆,在4年里增加了5成,今年1月,氮氧化物(NOx)达到了标准水平的2倍以上。在德里首都圈,公交车等公共交通机关开始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为燃料,同时建设城市铁道,但政府的对策总是陷于被动。
在过去10年里全年新车销量增至3倍的印度尼西亚也感到了危机。据环保NGO(非政府组织)统计显示,在首都雅加达的众多地点,PM10的浓度达到60微克。在大马路上,戴口罩的市民正在增加。虽然周边人口超过2千万人,但雅加达既没有地铁也没有轻轨,因此交通堵塞正持续加剧。
在俄罗斯,据说莫斯科的近一半地区也需要应对大气污染。而在巴西圣保罗,去年污染物质臭氧超标的天数也达到了98天。
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也日趋成为问题。有调查显示,在圣保罗大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死者每年高达4千人。而在莫斯科,在主干线道路周边,儿童等患上肺病的情况等正在增加。
对于很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环境治理对策,新兴经济体态度消极。在谈到大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的因果关系时,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长阿扎德表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但印尼的非政府组织认为“不能否认二者存在关系”也是事实。各国当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摸索大气污染的改善对策。
在菲律宾马尼拉,政府与亚洲开发银行计划出资5亿美元来推动可载5~10人的电动三轮车普及,争取2017年前增至10万辆。印尼的政府系研究机构也正在开发电气公交车,争取2014年实现量产,同时还呼吁外资企业加盟。
此外,老旧车辆的检测也成为当务之急。全球第4大摩托车保有国越南考虑出台法规,强制长期使用后的摩托车接受尾气检查。圣保罗规定乘用车必须定期进行尾气检查。莫斯科将考虑限制乘用车进入市中心。俄罗斯政府计划2012~2020年在环保领域投入约2700亿卢布(约人民币549亿元),将存在大气污染的城市数量比现在减少60%,减至50个。
(渡边祯央 雅加达)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