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立拉低日本物价
2019/08/14
中美对立的长期化给日本物价带来下行压力。以中国经济减速为背景的国际大宗商品行情恶化产生影响,7月的日本国内企业物价指数连续2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投资者规避风险带来日元升值,这导致日本进口产品的价格下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速度进一步放缓,日本银行(央行)实施新一轮货币宽松的可能性逐渐提高。
企业物价指数显示企业间交易时的出货和批发价格水平。日本银行8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快报值)同比下降0.6%。与时隔2年半转为下滑的6月(下降0.1%)相比降幅扩大。
按需求阶段来看,下降明显的是位于“上游”的原材料。跌幅为9.4%,创出2016年10月以来、时隔2年零9个月的最大跌幅。体现出因中美贸易战而遭受打击的中国生产活动停滞、原油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行情下跌。
不容忽视的是贴近消费者的“下游”最终消费品也下跌1.3%,连续3个月下降,且跌幅逐步扩大。
关于非耐用品,汽油价格的下跌拖了后腿,同时猪肉和牛肉等农林水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下降。以洗衣机和吸尘器等家电为中心,耐用品也持续下跌。家庭收支的涨价容忍度没有提高,企业越来越难以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情形也浮出水面。
以中美对立为契机,外汇市场出现日元兑美元升值,这也在拉低物价。显示日本国内企业从海外进口产品价格的进口物价指数(按日元计算)7月下跌8.1%,连续3个月下滑。除了与汇率相关之外,饮料·食品、电器·电子产品等进口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下降。
企业物价被视为CPI的先行指标。日生基础研究所的藤原光汰表示,尤其是消费品的价格下降,“有可能在半年后对CPI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
中美对立看不到走向结束的迹象,世界经济减速风险正通过资源价格走低和日元升值拉低日本物价,似乎难以很快摆脱这种状况。
日本银行的总裁黑田东彦表示,如果物价上升势头放缓的可能性提高,“将毫不犹豫地实施新一轮货币宽松”。能否在顾及银行收益恶化等副作用的同时、找到有助于遏制日元升值和提升物价的有效手段成为焦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