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经观察 > 政治/社会 > 孤独老去的日本遗孤与困境中的看护设施

孤独老去的日本遗孤与困境中的看护设施

2018/05/18

PRINT

  二战前和二战中作为开拓团前往中国东北(旧满州)和库页岛,之后被遗留在当地,并在1970年代后回到日本的遗孤们正在老去。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75岁。虽然为这些因语言障碍而陷入孤立的归国遗孤提供支援的看护设施出现增加,不过在日本的地方城市,不少设施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遗孤们的命运被日本的国家政策所翻弄应该得到补偿,要求政府扩充支援措施。

       

利用“心灵相通街道你好”设施的日本遗孤(2018年3月,长野县饭田市)

      

  “听不懂说什么,感觉被欺负了”,因骨折而住进看护设施内的日本在华遗孤木村和子(78岁)去年6月试图自杀。这是因为,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她无法和其他人融洽相处,也无法适应以日语为中心的集体生活。

   

  所幸木村很快恢复,在家里接受看护设施“虹”的上门看护服务后,木村又变回了原来那个爱说话的自己。遗留孤儿二代的女性们在这家看护设施里当帮手,木村能和她们聊聊在中国时候的事,也能用熟悉的中文表达自己的各种需求,她笑着说“就像多了个女儿”。

        

  木村的父母来自青森县,作为开拓团被送往中国,木村自己也在中国出生。战争结束后,她成为中国家庭的养女,并在中国结婚,1988年回到日本永久居住。在虹当帮手的上條真理子(39岁)是一名“遗二代”,她表示“回到日本的遗孤在中国被称为日本人,在日本被称为中国人,很苦恼。他们上了年纪后想过安稳的生活”。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5年度的调查显示,约9成日本遗孤年纪超过70岁。包括家人在内,2018年4月底,共有约2万人永久居住在日本。

    

  由于需要看护的日本遗孤不断增加,在归国遗孤较多的东京都板桥区和横滨市泉区等地,专门的事业所相继开业。运营虹的NPO(非营利组织)也计划新设日间看护服务设施。

     

  一方面,在归国遗孤分散的地方城市,不少设施陷入经营困难。

     

  在送出很多开拓团的日本长野县饭田市,2005年开业、约20位归国遗孤利用的“心灵相通街道你好”作为专业看护设施成为先驱性的存在。最近由于利用者的高龄化以及与其他设施的竞争,利用人数一直少于定员数。不过,由于还有家人离世、一个人生活的归国遗孤,因此这里成为珍贵的交流场所。

     

  这处设施的负责人樋口显勇表示,“小规模的事业所全靠有志之士在勉强维持运营。日本的归国遗孤可能越来越陷入孤立,希望国家能够积极考虑对看护设施提供支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7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3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