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叙利亚实为“杀鸡儆猴”
2018/04/16
普京政权也存在不得不插手叙利亚的一面,即通过显示出死守阿萨德政权的姿态,来营造对抗美国的“强大俄罗斯”形象。普京曾通过拉拢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等美国的同盟国,唤起民众的爱国心,提高了支持率。如果在欧美的压力前展现出软弱的态度,国内的凝聚力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
欧美一直对介入深陷泥潭的叙利亚内战态度犹豫,此次“一次性”的攻击也存在极限。此次不等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开展调查就发动攻击,给了主张“叙利亚使用化武纯属捏造”的俄罗斯可乘之机。此次空袭未必能够遏制普京政权煽动紧张气氛、迫使对方做出让步的“胁迫战术” 。
虽然联合国就叙利亚危机多次展开讨论,但是在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的对立下,讨论显得十分无力。特朗普政权敌视叙利亚和伊朗、支援以色列的姿态加剧了中东的混乱局面。中国对于协调应对美国的俄罗斯避免提出批评,同时也不愿过度介入叙利亚问题,国际社会难以就如何应对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
由于美英法此次统一步调发动军事攻击彰显实力,与俄罗斯的对立进入新的局面。一方面叙利亚、中东局势愈发不稳定,冲突的风险进一步升温,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的对立仍将持续。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古川英治 莫斯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