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iPS研究所查出论文造假
2018/01/23
日本京都大学1月22日发布消息称,iPS细胞研究所的特定据点助教山水康平等人2017年2月发表的论文存在捏造和篡改数据的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前有人对论文相关内容提出质疑,该大学展开了调查,最终认定主要图表等6项被指出的内容全部存在不端行为。大学方面将请求刊登该论文的美国科学杂志撤回论文,并处分相关人员。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山中(右数第3人)在关于论文造假的记者会上(22日,京都市左京区) |
iPS研究所被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还是首次。在记者会上,该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致歉称“将努力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论文造假行为”,同时表示“此事与其他研究无关,希望大家理解”。关于自己的去留,山中表示“关于哪种形式最好,将讨论(包辞去所长职务在内的)一切可能性”。
存在问题的论文提到了利用人类的iPS细胞培养出了具有防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异物进入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的组织。京都大学组织了调查委员会,相关调查尝试基于保存的实验数据制作图表,但是未能重现论文得出的结论。据京都大学的消息,存在造假行为的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会对结论产生巨大影响。
山水助教向调查委员会承认是自己一人实施了造假。他表示“我尽量想让论文好看一些”。调查委员会认为,其他10位论文的共同著作者并未参与造假。
iPS研究所要求所属的研究人员提交实验笔记和数据,由统管研究室的主任研究员进行核查。关于未能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山中表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将加强管理”。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