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经观察 > 政治/社会 > 朝鲜核导技术进展到什么程度?

朝鲜核导技术进展到什么程度?

2017/07/05

PRINT

      关于朝鲜宣称发射取得成功的弹道导弹是否属于可将美国本土纳入射程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专家的看法存在分歧。现实威胁在于,洲际弹道导弹携带核弹头的攻击是否将成为可能。而在实战部署方面,朝鲜是否已掌握以超高度再入大气层的技术以及核弹头的小型化成为焦点。

 

朝鲜4日实施的“火星14”的发射试验(KCN-KYODO)

      飞行距离

 

    此次导弹落入距离日本秋田县男鹿半岛约300公里的日本海。日本政府分析称,高度大幅超过2500公里,发射的方式是比通常提高发射角度的“高飞轨道(Lofted Trajectory)”。此外,朝鲜中央电视台也在“特别重大报道”中表示,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4”的飞行距离达到933公里,最大高度为2802公里。

 

    如果采用相同推力、以通常轨道发射,飞行距离将显著增加。日本防卫省认为,“有可能将阿拉斯加州等美国本土纳入射程”(高官)。如果属于可抵达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事态将迅速升级。有分析认为,朝鲜特意利用高飞轨道缩短了飞行距离,使导弹落入日本海。

      再入大气层

 

    弹道导弹在短暂飞出大气层外之后,借助惯性运动在宇宙空间飞行,然后重返大气层。此时,由于空气的压力,将产生高温。越是远程导弹,下落速度越快,弹头表面的温度越将提高。要保护弹头免受高温破坏,需要以碳纤维强化塑料等进行遮盖的先进技术。

  

 

    

    以朝日本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为例,在速度达到秒速3公里左右时,表面温度将上升至约1500度,如果是洲际弹道导弹的话,在秒速7公里左右时表面温度将达到3000度以上。日本防卫省认为,“一般认为朝鲜现阶段并未完全掌握洲际弹道导弹的再入大气层技术”(高官)。

 

    不过,朝鲜5月14日发射了“火星12”。该导弹飞行高度当时达到2000公里以上,低于此次,但朝方在发射之后宣布,“在严酷的再入大气层环境之中,可控弹头部位的末期诱导特性和核弹头爆炸体系的动作的正确性得以证明”,向国内外炫耀了弹头保护技术的进展。朝鲜被认为今后也将加快技术开发。

 

      核弹头

 

    朝鲜在2006年以后实施了5次核试验。其威力每次都在加强。另一方面,越是想配备于远射程导弹,就越有必要减少核量。

 

    小型化需要“助爆”技术。这是以微量的核聚变反应形成核裂变的技术,能节省核物质和炸药等。朝鲜强调称,正推进核弹头的小型化,但是否掌握助爆技术等充满谜团的地方仍然很多。有分析认为,“能配备于洲际弹道导弹的小型化仍未实现”。

 

    从朝鲜最初的核试验算起,已经过去10年以上。回顾冷战时期主要国家的核开发过程,“经过10年,小型化技术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进步”(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很多观点认为,能配备于洲际弹道导弹的小型化只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朝鲜实施第6次核试验,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掌握这项技术。2016年9月实施第5次核试验之际,朝鲜宣布“确认了标准化和规格化的核弹头的结构和动作特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2
具有一般参考性
 
1
不具有参考价值
 
0
投票总数: 13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