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一事,美国奥巴马政权最初持消极态度。从日方最早就此事询问美方态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年半时间。美国终于认真起来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形势背景,包括中国的行动、乌克兰危机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崛起等。
“希望不要使用修改指针这样的字眼”,2012年秋,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的发言让日方困惑不已。日美此前已就实质修改日美防卫指针达成了一致,随之举行了帕内塔与时任日本防卫相森本敏等的日美高官磋商。但美方的发言推翻了双方磋商的基础。“为什么修改?”“日本民主党政权(编者注:当时日本由民主党执政)稳定吗?”因美方的消极态度,指针修改工作最终没有进行下去。
重视美国利益的奥巴马总统的标准与政策判断贯穿始终。着手修改指针终会刺激中国,这种慎重论在美国根深蒂固,与日本的态度差距十分明显。而促使这一状况发生改变的是中国的行动似乎超越了美国认为的限度。
中国无视美国的警告,在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以及南海反复进行危险行为。2013年秋季,日美就修改防卫指针正式达成协议,随后中国在东海上空划设了防空识别区。要顾及中国的论调开始消退。
进入2014年以后,美国越来越积极热衷于修改防卫指针。乌克兰危机爆发,“伊斯兰国”继续在中东地区横行。奥巴马提出的外交重心由中东向亚洲转移的再平衡政策无疾而终。
在美国大幅削减国防费用的同时,美军很难继续充当国际警察。自然而然,与日本等同盟国的合作成为了美国外交及安全保障政策的核心。
(吉野直也 纽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