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计划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方式向海外推销可将天然气、石油及煤炭储存在海上的人工浮岛(Mega Float)。除了设立与计划进行大型气田开发的以色列进行相关信息交换的平台之外,还将游说东南亚及中南美等地的资源国家引进此类人工浮岛。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此举将日本自主开发的大型钢制浮体技术推广到海外,并将其培育成国内造船产业的新增长点。
|
被拖曳到横滨港的人工浮岛(2011年4月,日本横滨市沿岸的东京湾) |
这种人工浮岛由三菱重工、IHI等日本多家造船及钢铁企业合作开发而成。这项技术最初设想用于海上飞机跑道,但由于日本国内新机场建设计划已经很少,因此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人工浮岛技术除了应用在北九州的白岛石油储备基地等日本国内2处石油国家储备项目之外,还被用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污染水处理。对于这类应用领域,日本政府预计资源国家也会有很大的相关需求。
建设费用方面,平均每100万立方米储存量的人工浮岛的建设费约为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如果能将与日本现有石油国家储备基地同等规模的设施出口到海外,则可形成数百亿~2千亿日元的巨大市场。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7月下旬访问以色列时,为了实现大型钢制浮体相关技术合作,表示将在海洋开发领域强化与该国合作。今年秋季,日本国土交通省与以色列相关部门还计划启动科长级两国间相关协商。
以色列此前一直从埃及进口天然气,但由于埃及政局不稳以及恐怖袭击频发,因此转为在本国沿岸的地中海上全面开展资源开发。
以色列在水深约为1500米的海底相继发现大型气田,甚至将出口欧洲计划纳入了视野。日本政府正打算向以色列提出相关方案,内容即在人工浮岛上建设用于去除天然气杂质、进行液化处理后装船运输的设施。
海上设施被认为比陆上更容易防范恐怖袭击。另一方面,日本也希望通过向以色列出口人工浮岛设施等积累实际成果,以此“样板广告”吸引周边中东资源国家的需求。
日本政府还计划游说印度尼西亚引进人工浮岛技术,用于建设将小型船运来的煤炭卸装到大型船上的设施。日本将向对方介绍此类浮岛设置在海上可以避免对红树林的破坏等优点,并提议在苏门答腊岛南部等处建设相关设施。
另外,日本政府还将邀请各国政府及资源相关企业的有关人士到访日本,并为其提供机会以了解日本造船厂技术水平以及采用大型钢制浮体的石油储备基地运行状况。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