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张石:最近中国雾霾蔽日,环境污染严重,有一些人编出很多“段子”,也画了一些漫画,对此进行讽刺,很辛辣,很到位,但是,消灭雾霾,改善环境,不仅是国家和企业的责任,每一个都要“从我做起”。日本也有过污染的时期,但是现在山清水秀,草绿天蓝,让来过日本的中国人羡慕不已,而这美丽的环境的形成,与每个日本人的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也关系到日本人的个人修养。
|
张石 |
比如说,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认为给他人“添麻烦”,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日本人对经常给他人“添麻烦”的人评价非常低,甚至有的人因为觉得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而自杀。
由于有这种意识和修养,日本人从不会在公共场所或街上乱扔垃圾,对于自己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垃圾,有垃圾箱时就扔到垃圾箱里,没有垃圾箱时一律自己拿回家。他们认为:如果随便乱扔垃圾,会使环境不整洁,使他人看到后产生不快感,这样就给他人“添了麻烦”,而给他人“添了麻烦”,就触动了他们的道德底线,因此在日本的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几乎看不到乱扔垃圾的,也看不到在中国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的那种扫大街的清洁工,因为没有垃圾可扫,这和中国到节假日时旅游景点垃圾满地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据中国新闻网微博2015年10月3日报道:“国庆长假,香山是北京热门景点之一。香山公园的140余名环卫工人每天工作15个小时,多数时间在陡峭的山路和峭壁边上捡拾垃圾。10月1日、2日两天,共捡拾了6吨垃圾。很多游客呼吁‘为了他们别再乱扔垃圾’!不乱丢垃圾,让环卫工少弯一次腰,你能做到吗?”
日本人更不会随便扔家庭垃圾,他们的家庭垃圾一般分成四类,其中有可以回收再生的资源性垃圾,还有不可回收的垃圾等。垃圾分类,就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然后分类处理,从而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将垃圾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通过分类,大部分垃圾可以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和进行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垃圾不进行分类则常常被简易堆放,长期暴露在地表,或被草率填埋,导致臭气蔓延,污物乱飞,而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目前日本全面实现了垃圾分类,而据2015年2月6日《南方周末》的电子报报道,“早在2004年,中国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垃圾产生国。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报告,2011年,全球产生城市固体垃圾约13亿吨,而亚太地区约产生2.7亿吨,其中中国占了70%。”
“中国的垃圾分类在大陆被正式提出可追溯到2000年,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确定北上广等八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但在缺乏可操作性指导和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国内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并不顺利。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首批8个城市试点垃圾分类收效甚微。”(刘文慧“中国垃圾分类史”).
而实现垃圾分类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每个人必须遵守分类的原则,什么垃圾放到什么地方,哪一天扔什么垃圾必须严守,而不愿意给他人添麻烦的日本人,绝对不愿意让自己乱扔的垃圾给其他人带来麻烦、不快和烦恼,因此每个人都会记得什么垃圾扔到什么地方,什么日子扔什么样垃圾。日本美丽的环境,与守则守时,不希望给他人添麻烦的日本人的个人修养是不可分的,而看看中国在旅游地和公共场所那些乱扔的垃圾,不得不让人怀疑:就是彻底实现了垃圾分类,人们真的会认真履行这些分类规则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