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柯隆:过去十年的中日关系大步倒退,特别是两国领导人大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意,能不见就少见。很多人总结眼下的中日关系为“政冷经热”。其实,如果经热的话不会太“政冷”,也就是说过去的十年中日经济也在倒退,至少没有进步!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上,中日两国领导人时隔两年半实现会晤,但从媒体公布的照片看,双方满脸不乐意。美国政治家阿米蒂奇讽刺中日两国领导会面时的表情有点象闻了脏袜子之后的表情。
|
习近平与安倍晋三在会谈前握手(kyodo) |
应该说,APEC峰会上的会面虽然不尽人意,总算两国领导人见了一面,爱好和平的人们希望这是重启两国友好关系的起步。当然更有悲观者怎么都不看好今后的两国关系。2015年4月份,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峰会上,中日两国首脑进行了正式会晤,且从媒体报导的照片看,两位领导人微笑握手。这次虽然是微笑,但其中涵盖了多少耐人寻味的意义呢?
通常政治领导人在施展外交战略时不仅仅要考虑国际形象,更重要的是要照顾给本国民众的印象。内外均衡是一个合格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对于中国的领导人来说,比如毛泽东时代,政府有能力完全控制舆论,毛泽东的言行可以有选择的让民众知道。但今天是信息网络化时代,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完全操控信息的传播。也就是说政治领导人随意施展身段的空间越来越小,只能凭实力实施外交战略。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时代,内政和外交越来越统一,内外不再有别。
对于日本政治领导人来说,外交一直就是高风险的领域。只是今天的安倍首相凭借其实施的经济政策推动了日本经济发展,股市连连攀上新高,此举大大利好了民众对安倍首相的支持率。在民主政治国家,对于政治家来说,有了民众的高支持率就可以有恃无恐,在外交上也可以显现自信。
|
柯隆 |
如果把外交表述为国家利益的博弈,那么此次万隆峰会上的中日首脑会晤平稳进行恰恰可以说是中日两国国家利益吻合的结果。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亚洲经济共同体的设想符合区域内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利益。有人说,一山不容二虎,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单引擎的飞机不如双引擎飞机的动力大。所以中日两国领导人的平稳会晤一定会对两国舆论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毋庸讳言中日两国关系还面临很多挑战。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除了这些负资产以外,中日尚未建立互信机制,一旦发生意外事件,中日之间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效机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日两国国内都存在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偏激人士。全球化的今天,除了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以外,文明开始对立,宗教也开始冲突,拥有极端思潮的偏激人士不断煽动民族对立和冲突。避免这样的对立和冲突恰恰是政治领袖义不容辞的责任。
好在我们看到中日两国的草根交流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我无法从来日本旅游和出差的中国人身上找到任何一点反日的迹象;当然,我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日本的商家不愿意接待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但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加深民族仇恨,牢记历史的目的是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我们不能期待中日两国重新回到80年代的蜜月状态,毛泽东时代结束以后,中国人看到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日本的《追捕》,它改变了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中国人也接受了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人的后代。但应该说那时的中日关系是非理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我不相信热烈的友好关系可以持久,我们应该构建平和的理性的中日关系,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