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近一半的中国钢铁行业仍在继续扩张。截至2012年底,中国粗钢产能超过9亿吨。其中2亿吨被认为是过剩产能,这相当于世界钢铁需求的10%。在中国国内难以消化的钢材充斥全球市场,这带来价格下跌浪潮。
|
从江阴华西钢铁运出的钢材 |
“中国企业到底给出了什么样的价格?”日资商社负责人感到有些后悔。4月获得印度尼西亚办公楼钢构订单的是一家任何人都没听说过的中国企业。日资商社销售的是新日铁住金生产的钢材。而成本竞争力已有定论的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也参加了竞标,日本方面虽然提出了刚刚能保证盈利的价格,但却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用于建筑的工字钢的价格在亚洲市场比日本产品低1成。因经济减速而在国内无法完全消化的低价格中国钢材正在流向东南亚和欧洲。1~4月的出口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成。源自中国的供应过剩的根源在于中国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的密切关系。
自上海驱车约2个小时就能抵达江苏省华西村。华西村在整体上已经形成公司式的组织,被称为“中国首富村”。5月底卡车不断从华西村唯一的钢铁厂往外运送材料。这个钢铁厂就是人口为3万5千人的华西村运营的江阴华西钢铁公司。该公司的盈利占华西村年收入(500亿元)的大部分。据称规模达到数千人的该公司的员工几乎都是华西村居民。业内人士称去年由于钢材价格下滑而出现了“亏损”。但是,村民称如果停止生产,我们的生活将严峻,钢铁公司无法忽视村民的这种声音。于是就推迟了裁员等效率化改革,该公司的小型高炉仍在继续滚滚冒着白烟。
中国的地方城市都和华西村如出一辙。很多钢铁企业都归属于地方政府旗下,而且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中国2000年代各地纷纷建设钢铁厂,目前总计达到800家。钢铁行业为约35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产能过剩也在困扰中国企业自身,这也是事实。去年,中国80家主要钢铁企业的实现利润(即税前利润)比上一年下降98%,迅速降至16亿元。陷入亏损的企业达到23家,合计亏损额达到290亿元。但是,行业重组很难轻易取得进展。和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钢铁企业即使业绩恶化,也能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得周转资金。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样重要,因此很难淘汰钢铁企业。
近期中国供应过剩问题的起点是,中国政府在2008年雷曼危机后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钢铁和石油化学等多数行业都增加了设备,而中国经济也实现了V型复苏。其后,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而欧美经济复苏也比较缓慢,结果导致了中国产品的供应过剩。
中国政府并未对上述问题置之不理。造船和光伏电池等开工率大幅低于8成(实现盈利的最低水平)的行业相继出现。自2011年起,中国政府每年都选择产能过剩行业,要求企业采取淘汰老化设备等举措。今年的对象包括钢铁和电解铝等19个行业。
但是,事态并未朝着预期方向发展。在化纤行业,2011~2012年削减了57万吨产能,但同一时期却新增加了696万吨产能。中国政府希望抑制产能过剩,而企业却与当地政府联合在一起扩大生产,两者的猫鼠游戏仍将持续下去。
相关报道: “中国钢铁危机”在走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