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吉利汽车工厂 |
中国经济仍然在受减速困扰。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7月份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长9.2%,是3年2个月以来的低水准。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扩大了货币宽松政策规模,但收效并不明显。针对存款的存贷比限制等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影响了货币宽松政策的效果,今年夏季,中国经济正在忍耐中。
在海上漂着的铁矿石
“铁矿石和煤炭都在海上漂着”,中国钢铁业内人士对目前原料库存积压的状况这样抱怨,“一方面钢铁需求低迷导致生产不振,另一方面,已经签约的原料源源不断地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运过来。港口没有地方存放,船舶无法入港只能在海上等着。”
厂商的产品库存比年初增加了4成多。一位钢铁行业的分析师称“如果不真正减产,钢铁价格无望上涨”。
不仅是钢铁,国内外的需求低迷导致中国的生产不振。7月份的生产连续2个月增长放缓。消费也出现疲软倾向,7月份的新车销量同比增加8.2%,比6月份降低了1.7个百分点。作为拉动消费增长的火车头,增长势头开始减弱。
另一方面,1~7月的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投资和建筑投资总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4%,与1~6月持平,表现坚挺。原因是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大型项目拉动了投资增长。
“两手抓”的尴尬
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宽松政策,例如从去年12月份开始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今年6月份开始连续2个月下调利率等。不过效果并没有完全显现。
中国7月份的主要经济指标
(同比增长率、▲为负)
|
|
6月
|
7月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
2.2%
|
1.8%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
▲2.1%
|
▲2.9%
|
工业生产
|
9.5%
|
9.2%
|
固定资产投资
(1月份以来的累计值)
|
20.4%
|
20.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3.7%
|
13.1%
|
|
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紧缩政策。由于担心货币宽松政策将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7月下旬中国政府命令地方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房地产投资1~7月增长了15%,与去年同期(3成多)相比减少了一半。中国采取“两手抓”的政策,一面加大货币宽松政策力度,一面坚持实施房地产调控。
中国的银行贷款额不得超过存款额的75%,这些中国特色的结构也影响了货币宽松政策效果。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偏向于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不愿意贷给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一名北京市民间建筑设计公司的经营者说:“不会向审查时间较长的银行贷款。同行和朋友间的融通就足够了”。由此可见,货币宽松政策的惠及面很窄。
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8%,2年半以来首次“破2”。由于通货膨胀的担忧减弱,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下半年经济能走向复苏,但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
“真的是这个价格吗?”在北京市的蔬菜市场,一名老主顾不可思议地追问店主。胡萝卜和生菜的价格是1斤1~2元,而玉米的价格却超过了10元。
中国从2010年开始由玉米出口国转变为纯进口国。受美国干旱等因素影响,芝加哥市场上的玉米价格高涨,逐渐波及到了北京市场。
此外,当前原油价格也呈现出上涨趋势,7月份的CPI比上月上升0.1%,时隔4个月首次出现上涨。因此,不少观点认为下半年物价涨幅将再次扩大,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再次出现。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