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由贸易区已成立2周年,在吸引外资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美国苹果在自贸区成立电子结算的新公司。另一方面,金融层面的改革步伐迟缓。中国将上海自贸区定位为放宽限制的实验场,其成功与否估计还将对中国经济今后的结构改革产生影响。
中国国务院(政府)10月19日宣布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是以清单形式列明存在限制的行业。清单通常对外公开,不在清单中的其他项目可自由投资。和个别审批方式相比更加透明,今后将敲定清单中的项目等具体事宜。
上海自贸区率先引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中包括外资独资的汽车制造、核电站建设以及媒体等122个项目。国务院认为在上海自贸区并未发生大的混乱,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决定将负面清单制度向全国推广。
成果之一就是苹果新业务的进驻。苹果今年夏季为推广电子结算“Apple Pay”而成立了新公司“苹果技术服务(上海)”。由苹果100%出资,提供结算领域的技术服务。5月份访问中国的苹果首席执行官(CEO)蒂姆•库克表示“希望近期在中国启动电子结算服务”。
但是,面临的问题是放宽金融限制的步伐迟缓。解禁个人对海外股票和债券等海外证券的投资限制就是典型例子。上海市政府在1月的市政府活动报告中提出将试验性地解禁,但是在8月人民币贬值导致资本外流的背景下,至今仍未实现。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土居伦之 上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