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开始尝试把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的政策扩大至全国其他地区。作为放宽限制的试验区,中国于去年9月底设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向全国推广简化企业注册手续政策之后,9月还将在通关手续方面提高便利性。通过在全国放宽限制,有望进一步促进企业活动。今后,何时深入金融自由化等“改革核心”将成为焦点。
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强调,时机已经成熟,希望获得中央政府的许可,向自贸区以外推广。上海自贸区于去年9月29日以上海市内4个保税区为基础成立。放宽了阻止国内外商品及货币交易的限制,“为加入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等全球自由贸易协定做准备”(上海市政府相关人士)。最终目标是将自贸区的政策推广至全国。
在自贸区外首先推行的制度是,即使手头没有资金,只要能在规定期限内认缴注册资金,即可设立新公司。截至7月底,上海自贸区已设立1万1230家新公司,利用简单的注册制度,“先注册”(辽宁省某企业家)的企业家蜂拥而至。
这一制度从3月起开始在全国施行。据中国媒体报道,截至6月底,北京市已有约7万家公司注册,较上一年同期增加80%,全国迎来“创业潮”。上海市政府相关人士充满自信地说:“解决了因没钱而无法创业的问题”。
此前办理通关手续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今后还将推进该手续的简化。统管全国海关的海关总署宣布,从9月18日起在全国海关施行在上海试行的手续电子化等简化政策。
只有自贸区内金融机构可以享受的300万美元以下小额存款的利率自由化政策也从6月27日开始推广至整个上海市,金融方面也开始面向全国放宽限制。
上海以外其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导入上海自贸区实施的限制放宽政策。紧邻上海的江苏省昆山市政府7月上旬视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在自贸区推进外币管理等限制放宽政策的交通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望将交通银行在自贸区积累的金融服务经验带到昆山。
不过,此前自贸区外允许实施的政策主要是提高行政服务水平方面的。资本交易及利息自由化等被视为“改革核心”的金融改革即便在自贸区内,也仍处于不断摸索的状态。
物流及通信等服务业的限制放宽政策目前也“不知道会放宽到何种程度”(某外资企业)。
(菅原透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