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在探寻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发布的7月主要经济指标显示,生产、投资、消费的增幅均与6月份基本持平。出于对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的期待,企业心理出现好转。与此同时,7月份银行融资增长突然出现放缓。住宅价格继续下降,开始给地方政府的财政蒙上阴影。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显示消费动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2.2%。增幅均环比缩小0.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坚挺。这一数字显示出中国经济虽然迅速恶化的风险不大,但仍缺乏力度的现状。代表建筑及设备投资动向的固定资产投资1~7月同比增长17.0%。与上半年相比,增幅减小0.3个百分点,在住宅等房地产相关开发投资减少的背景下,只是勉强保持平稳。
景气感得到改善
投资之所以没有跌至低谷,是因为对政府接连出台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微刺激”政策满怀期待。中国7月份的出口呈两位数增长,制造业的景气感达到了2年零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微刺激”让企业心理出现好转,同时还支撑了生产和消费。
但金融及住宅领域也出现不安。中国人民银行(央行)8月13日宣布7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银行融资增加额为3852亿元。只有市场预期的一半左右,仅为6月(超过1万亿元)增加额的约40%。
|
北京朝阳区流拍的土地 |
央行在同一日发布的声明中强调,金融政策的基调并没有改变。关于融资增长放缓,声明中解释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及住宅市场继续调控的背景下,资金需求不大。
住宅市场的趋冷也在动摇着地方财政。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处的高级住宅用区,北京市7月份出售的一处住宅用地出现了流拍局面。这是北京市时隔3年3个月再次出现无人应标的场面。初始起拍价高达77亿元,房地产开发商对购买采取了慎重态度。
地方财政面临课题
在土地公有制的中国,由地方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此来弥补财政缺口。如果土地出售不顺利,将导致地方政府推迟债务偿还等,很容易对经济活动造成影响。
虽然地方政府设法撬动住宅需求,但银行对扩大房贷持消极态度。房贷的年利率为6.5%左右,而澳新银行相关人士透露面向企业的贷款年利率为7%左右。一位银行内部人士称:“不仅耗费精力,还存在房价下跌的风险,房贷缺乏吸引力”。
有很多观点认为中国住宅市场的调控会持续到年底。央行在8月5~6日召开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确定了继续贯彻定向调控的方针。
中国摸索稳定增长的舵盘仍旧很难……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