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智能手机外,中国企业还相继进军光伏电池、锂电池、液晶面板等不同领域。将瑞典汽车巨头沃尔沃纳入旗下的吉利汽车其实最早是一家冰箱零部件生厂商。中国兴起的通用化的潮流正向越来越多的产品扩大。在同行间的竞争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企业停不下增产的脚步。
这些不同行业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要拥有设备和设计图无论是谁都能生产出来。中国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ORO)的亚洲经济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丁可指出,建成工厂便可立刻启动量产是“中国产业共通的模式”。
正因为谁都能生产所以竞争异常激烈。一旦发现新的增长点很快便会引来众多竞争者。很少有企业会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研发,丢弃业务的速度也很快。
地方政府认为高科技产品“有助于实现产业高度化”,积极对企业提供扶持。其目的是摆脱依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型经济增长模式。
不过,中国企业的低价攻势有时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拿光伏电池来说,通过大量供货从日本和欧美厂商手中夺走市场份额的同时,低价战略也消耗了自身的体力。2010年跃居为全球最大光伏电池厂商的尚德能源在短短3年之后便宣告破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