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中国的“苹果”吗?
2013/10/14
2010年4月成立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北京小米科技正在迅速崛起。在成立仅第4年的2013年第二季度便已跻身中国市场份额前十。按预计,其今年全年的销售额有望达到300亿元。其增长速度之快,以至于被誉为“中国的苹果”。寻找“小米”实现飞跃的背后,可以发现其在经营中不仅充分利用了网上的“口碑传播”,而且在作为IT产业发展潮流的产业分工方面实现了不断的深化。
“大家看,小米很棒吧”,9月上旬小米在北京举行新产品发布会,超过5千名的年轻小米手机的粉丝倾听了首席执行官(CEO)雷军的讲话。当日发布的第三代主力智能手机“小米3”内置美国英伟达的最先进芯片等,雷军称其是目前市场上“最快的手机”。不仅是高性能,当雷军公布每台仅为1999元的低廉售价时,全场更是被一片掌声所包围。
这样盛况也同样反应在其产品的销售势头上。小米手机今年上半年共售出703万部,销售额达132亿元,在韩国三星电子等群雄逐鹿的中国市场,第二季度份额挤身前十。另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包括香港与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圈内,小米的份额甚至已经超过了苹果。8月份在与投资者就募集资金展开谈判时,小米的企业估值已经达到100亿美元。
北京小米科技召开的新产品“小米3”的发布会(9月5日 北京) |
小米为何能实现如此迅速地增长?一位竞争对手厂商的高管肯定的表示是因为其“经营模式与众不同”。不同点之一就是专注于利用社交网站(SNS)展开企业营销。小米的诞生恰逢微博注册人口逐步超过5亿而走向普及的时期。CEO雷军曾表示,小米的目标是要打造让顾客感到震憾,进而劝朋友也来购买的产品。小米不断通过公司微博发布迎合年轻人的促销活动与打折信息,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现代版口碑传播的社交网络上的评论及转载的效应,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品牌实力。此外,小米也主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另一个不同点就是小米没有自主工厂。联想和华为分别从个人电脑和通信设备领域走向多元化,而小米则完全相反,丝毫没有固执于走自主发展之路。例如,用于10月中旬上市的“小米3”的英伟达芯片由台积电(TSMC)生产。其液晶屏则由日本夏普与韩国LG供货,图像传感器来自索尼。这些零部件汇集到富士康等台湾各大从事电子设备代工服务企业的中国工厂,并在那里进行组装。小米通过有效利用在个人电脑时代建立并在随后扩大到智能手机的IT设备的国际分工体系,很快就构筑起了一套可大量供应高性能且廉价的产品的生产体制。
小米今后又将何去何从?很多观点认为,小米将通过压低价格来增加智能手机的用户,然后利用这些用户基础进行应用软件、音乐、书籍等内容产品的销售,并将此培育成新的盈利增长点。雷军曾表示小米从未与苹果相提并论,而是更接近亚马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