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2019/07/31
在中国的制造一线,由于劳动力短缺和人工费上升,自动化和IT(信息化技术)化已开始扩大。中国政府在高科技产业培育政策“中国制造2025”中,鼓励企业在工厂引进机器人,推进产业升级,同时积极提高机器人的国产比率。在中国,目前机床等的需求下滑,但从长期来看,市场有望扩大。不过,核心零部件依赖日本制造等,国产化的推进还面临很大障碍。
在借助工资低且丰富的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近年来劳动力短缺和人工费上涨加剧,产业升级成为紧迫的课题。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目标是普及采用机器人和IT的智能制造,同时将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3成以上提高至2025年的7成。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显示,中国2013年超越日本,成为居世界第1位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现在的市场规模占到世界的3成以上。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工厂不断普及。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经济低迷,出现了推迟投资的趋势,但中国每1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台数是日本的3分之1,从长期来看,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人均生产效率在5年里达到2.6倍”,制造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的上海剑桥科技的首席执行官(CEO)黄钢这样表示。2011年启动工厂的自动化。在外形犹如人类的胳膊、能完成复杂动作的手臂型机器人排成排、长80米左右的完全无人化的生产线上,安装了大量传感器和摄像头。为了产品顺利传送,引进了自动控制系统,形成了能应对劳动力短缺的体制。
工业用品的中国调查公司睿工业(MIR)的统计显示,2018年的智能制造投资规模比上年增加46%,达到696亿元。接受补贴的项目与上年同为100件,但即使没有政府支援,推进智能制造的案例超过达到上年2倍的1000件。
关于在制造一线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和机床的生产商,日本和欧洲的企业的存在感突出。睿工业统计显示,在中国市场,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瑞士ABB等外资(不含中国企业旗下的德国库卡)占到份额的6成以上。
在中国当地,仅对国外零部件进行组装的企业很多,但当局不断推出扶持政策,在最近10多年时间里,扶植出了一批新兴企业。代表性案例是以中国科学院为母体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了人在附近分担工作的安全性高的协动机器人。熟悉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的小菅一弘教授认为,“性能媲美日欧企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