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成为中国的“生活基础设施”
2017/12/06
在中国,用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基础设施”。在14亿人的消费市场上,一年手机结算额2年涨了6倍,达到了约39万元亿人民币。简单收付款的机制刺激着创业精神,还催生出一波又一波的新业务。
“走出码头,几十位车夫围上来”,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到上海时的第一印象是“害怕”。1个世纪之后,轮船变成了飞机,马车变成了出租车,但是在机场黑车司机围堵旅客的状况还是没有改变。
在中国用软件叫车已成常态 |
不过最近这种现象大大减少。“相比躲着警察围堵游客,在叫车软件上找人效率更高”,一位黑车司机拿着3部智能手机说。芥川龙之介也曾经历的“百年风景”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而消失。
中国如今处在消费生活与资金流向显著改变的拐点。手机支付从3年前开始迅速普及,2016年支付金额达39万亿元,超过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获取14亿人的巨大消费力,创业者推出了共享单车和生鲜食品30分钟送达等全新的服务。手机支付的便利性不断提高,已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催生了新服务。
日本银行(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实体店使用手机支付的人所占比例方面,日美德为2~6% ,而中国高达98%的人表示“3个月内使用过手机支付”。
阿里巴巴集团的“支付宝”一天的交易量就有1.75亿笔。使用支付宝必须要进行实名认证。支付宝以每秒2000笔的速度积累着支付金额、商品、店铺名等消费信息,其中也包含了姓名年龄等隐私信息。
阿里巴巴马云认为,数据将取代石油成为最强大的能源,在大数据解析和人工智能(AI)不断进化的当今商业环境下,庞大的数据是不可或缺的“石油”。
通过现代的“石油”能做什么呢?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成为关键所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