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型车需求减速,日系面临逆风
2020/01/21
日系车企将在属于“看家本领”的小型车领域缩减海外业务。本田最早将于2021年在美国撤出小型车销售,在东南亚等市场减少车型。此外,日产汽车也将缩减在新兴市场国家销售的品牌。由于美国市场转向大型车和新兴市场国家收入水平提高,小型车需求触顶。与此同时,电动化的趋势也给小型车带来逆风。在日本具有优势的汽车领域,业务的“选择与集中”正在逼近。
空间有限的小型车难以进行零部件配置等设计,日本企业一直凭借技术实力而掌握优势。英国调查公司IHS Markit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小型车销量为2415万辆,日本企业占到4成。日企占新车整体的份额为3成,可见在小型车领域更具优势。
![]() |
不过,此前保持年率近10%增长的市场规模在2010年以后基本持平,预计今后也仅为小幅增长。与持续增长的中大型车相比,小型车减速明显。
本田将更新主力小型车“飞度”,2月在日本上市,但在美国和东南亚则不投放,现有车型的销售也将在2021年结束。
![]() |
本田将在美国结束飞度现有车型的销售 |
在美国,小型SUV“HR-V(日本名:VEZEL)”也将随着2021年的全面改良而改为大型,将小型车减为零。在美国市场,SUV和皮卡等受到欢迎,2019年占到市场整体的7成。从本田的销售业绩来看,飞度仅为3万辆,而HR-V为9万辆,另一方面,中型SUV“CR-V”达到38万辆。
在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本田将把5款小型车的核心车型在2025年之前整合为3个。这是因为雷曼危机后受到期待的小型车市场的增长低于预期。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即使推出低价位的专用车也卖不出去,消费者就算勉强也要购买大型车”,IHS的经理川野义昭表示。
丰田2019年将在美国销售的小型车“雅力士(YARIS)掀背车”改为马自达的OEM(贴牌生产),结束了在美国销售的小型车的自主生产。丰田通过委托马自达代工来提高效率。
日产将缩小自主的小型车开发,通过与合作伙伴法国雷诺和三菱汽车的合作进行弥补。以小型车为中心的新兴市场国家品牌“Datsun”将从俄罗斯和东南亚市场撤出。最早在2020年内停止在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的生产,销售也将逐步结束。
在美国和东南亚,还存在优步科技和GrabTaxi等的网约车服务正在扩大的情况。川野表示,“对消费者来说,单纯的出行坐网约车就够了,买车的话往往选择有特色的高档车”。
在从小型车转向中大型车的背后还有盈利方面的原因。本田2018财年(截至2019年3月)的有价证券报告书显示,以中大型车为中心的“轻卡”的每辆毛利润比所有车型平均水平高出约35%,而轿车和小型车所属的“乘用车”则比平均水平低约20%。
如果互联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和电动化等被称为“CASE”的新一代技术得到实用化,小型车的盈利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原因是由于配备自动刹车等安全辅助功能和高价的电池,成本将膨胀,但利润空间有限的小型车难以消化成本上涨部分。
业务筛选落后于美国企业
小型车一般来说燃效较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少。各车企还需要应对环保政策,将在加强中大型车的同时推进电动化。丰田计划在2025年之前将全球销量的半数改为电动车,而本田到2030年为止要将3分之2改为电动车。本田将于2020年在美国以本田品牌推出首款混合动力SUV。
在“选择与集中”方面领先的是美国企业。福特汽车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北美停止轿车车型的销售。通用汽车也决定在美国关闭轿车车型的工厂。
日本企业将在小型车需求突出的日本国内继续加强销售。丰田、本田和日产等3家公司2020年分别对主力车进行全面改良。计划在不同地区销售具备不同特点的车型。
最大市场中国增长放缓,世界汽车市场减速迹象加强。为了生存下去,筛选业务的动向将不断推进,在此背景下,日本企业有可能不得不作出果断的选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古川庆一,藤冈昂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