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论资排辈快要走到头了?

2022/07/22


  日本企业脱离论资排辈的趋势似乎在加快。医疗器械厂商泰尔茂和办公设备厂商理光相继引进20多岁即可晋升管理岗位的制度。有助于提高年轻人的干劲并激活组织。类似机制也在扩大至日本的商社和金融企业。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转型(DX)取得进展的背景下,日本企业需要尽早选拔和培养能适应变化的领导人才。

     

  泰尔茂4月调整了晋升为课长的条件。此前,对于非管理岗位的5个等级,大学毕业员工原则上需以各1~3年、总计约14年完成晋升。根据新制度,岗位成为内部公开招募的对象,不分年龄均可参加竞聘。目前最年轻的课长为35岁,新制度为起用20多岁人才担任课长开辟了道路。

       

  用4年当上领导

         

  泰尔茂力争从医疗器械企业转变为解决综合医疗课题的企业。随着相继展开国际并购,海外营收比率达到7成,正迈向全球化。该公司的人事部长竹田敬治强调:“要培养能适应激烈变化的领导,必须较早确定方向”。

            

在泰尔茂负责人工血管等开发的菊地映美(28岁)

   

  在此之前,泰尔茂一直积极推进培养管理岗位的年轻储备人才。泰尔茂心脏血管公司的菊地映美(28岁)自入职第2年的2019年起,负责了嵌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开发。自2021年起带领着包括老员工在内的5名员工,负责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等工作。在泰尔茂这本来是由入职约10年的中坚力量负责的业务,也成为人才培训的一环。

    

  根据2018年引进的培训制度“SOUL”,从新入职员工中选拔数人。在5年内,让其负责跨部门的新产品开发等需要进行人才管理的任务,还让其到外部的研究生院学习会计和营销知识。

    

  菊地表示,(这些人)“被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创造巨大成果的管理岗位所吸引。只要较早获得机会,就能成长起来”。这些人如果遇到自身领域的管理岗位公开招募,就打算发起挑战。泰尔茂2021年秋季启动了让全球入职5年以内的有潜力年轻人学习领导能力的新培训,加速组织的年轻化。

    

  

  职能等级制度长期成为日本企业的人事制度骨架。通过工作年限评价工作能力,每年逐步提升等级和待遇。不管适应性如何,多数人都随着年龄不断晋升,但与根据工作内容评估员工的海外企业相比,日企员工的晋升速度缓慢。

            

  日本瑞可利职业研究所(Recruit Works Institute)2014年的调查显示,日本的课长晋升年龄平均为38.6岁。高于美国(34.6岁)和中国(28.5岁)。日本劳务行政研究所2022年针对国内主要企业实施的调查显示,课长的最快晋升年龄平均为35.5岁。73%的企业回答称“与5年前相比,晋升速度并未改变”。日本企业论资排辈的组织结构显得稳固。

       


        

  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等环境变化正在让维持论资排辈变得困难。理光也在4月把非管理岗位的职级从5个减为3个,取消了各职级的年限标准。此前,晋升为管理岗从入职第10年左右开始,根据新机制,入职第2年也能晋升。理光的人事总务中心的所长中村幸正表示,“在力争成为数字化企业方面,此前任用人才时重视经验的做法已经跟不上变革的速度了”。

    

  也兼顾中老年员工

      

  经常按照入职年限管理人才的商社也在摆脱论资排辈。住友商事2021年把大学毕业入职后到走上管理岗位的时间由原来最短8年缩短到5年。最早在2022年秋季,有可能出现20多岁的管理层。三井物产也在2021年引进了经过所属部门推荐、20多岁的人也能做相当于管理岗位工作的制度。将用2年左右考察这些人的能力。此举也有防止人才流入外资企业等的目的。

    

  此外,NTT也将于2023年度引进选拔30多岁年轻人,将其培养成经营高管候选人的制度。

  

  选拔年轻员工快速升职这一做法的迅速扩大也有增加中老年员工不满的风险。日本财产保险2020年秋季引进了20多岁也可以进入管理岗位的制度,还放宽了从管理岗位退休的规定。原来大多55岁就要离开管理岗位,现在如果实力的话,可以继续留在管理岗位。该公司表示“并不是因为年轻而晋升,而是推进跟年龄无关的以人为本的晋升”。

     

  消除论资排辈的人事制度并不会直接带来企业增长。需要对选拔出来的合适年轻人进行培养及防止组织随着变化而出现隔阂。

    

  日本人当官意愿低

     

  日本的劳动者进入管理层的意愿不高。日本PERSOL综合研究所2019年对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的调查显示,“想进入管理层的人”的比例日本最低,仅为21%,与印度(86%)、中国(74%)、韩国(60%)等相比有很大差距。

      

  日本企业对此的危机感很强。日本Recruit Management Solutions(RMS)2021年向主要企业的人事负责人调查了人才配置面临的课题,结果发现回答最多的是“对晋升、升职不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57%)。

    

  日本年轻人想做专业岗位的意愿越来越强烈。SMBC Consulting对2022年度的新入职员工调查了今后的目标职业,回答“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34%)的最多,超过“拥有广泛知识和技能的全能型人才”(27%)等。

    

  RMS的组织行动研究所长古野庸一指出,“管理岗位也是需要管理人员能力的专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更强、更复杂,比如设定组织的课题和目标等”。企业还需要对年轻员工努力灌输管理职位的魅力和重要性,强化他们的升职动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井基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