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二个特斯拉看到中国资金
2017/08/08
美国特斯拉日前启动了新款纯电动汽车(EV)“Model 3”的供货。作为量产车型,销售价格被控制在现有车型的近一半,仅为3万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3.5万元)。其能否助推纯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备受期待。围绕市场将扩大的纯电动汽车,日美欧巨头展开对抗的行动也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地存在着“第二个特斯拉”的候选企业。而支撑这些企业的是来自中华圈的资金。
京都纯电动跑车初创企业接受香港企业注资
“将作为目前正在开发的纯电动汽车的量产资金,希望在欧洲、中东和中国等地拓展市场”,源自京都大学的纯电动汽车初创企业GLM于7月上旬决定,着眼于今后的海外市场拓展,接受香港投资公司奥立仕控股(O Luxe Holdings Limited)的出资。出资比例并未公开,但到8月底GLM将成为奥立仕控股的子公司。
![]() |
GLM计划在海外销售纯电动高性能跑车“GLM G4”(2017年4月,东京都江东区) |
GLM自2014年起,开始销售日本国内首款量产型纯电动跑车“Tommykaira ZZ”。现在正在开发高档跑车“GLM G4”,除了日本国内之外,还计划在欧洲和中国销售。该车预想价格为4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0万元),力争2019年启动量产。GLM社长小间裕康评论称,“纯电动汽车的开发竞争正日趋激烈。(通过此次合作)能获得不逊色于大型汽车厂商的开发资金”。
GLM此前涉足接受企业的委托开发底盘的平台业务,与零部件厂商等约17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7月20日还宣布携手世界最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博世旗下企业开发纯电动汽车用车辆控制系统。目前的局面是,结合源自德国的设备和GLM的软件,并由中华圈资金提供支撑。
在日本的产品制造领域,对中国的警惕感仍然存在。GLM表示,“展开资本合作的并非中国大陆企业,而是香港企业。并非被中国的实业公司收购,香港企业的全球投资活动活跃,具有良好的业绩”。在纯电动汽车时代,跨行业的合作战略也很重要。GLM正在灵活选择伙伴。
“特斯拉竞争对手”在中国资金下复活
过去被称为“特斯拉竞争对手”的企业也借助中华圈资金实现东山再起。那就是美国的卡玛汽车(Karma Automotive)。
该公司的前身是2007年设立的菲斯克汽车(Fisker Automotive),是当时的美国奥巴马政府力争在环境领域创造就业的“绿色新政”政策的主要支援对象。由于销售低迷,2013年陷入经营破产,但2014年中国最大汽车零部件厂商万向集团收购了菲斯克汽车,2015年将公司名改为卡玛。
卡玛汽车2017年5月启动了新款纯电动汽车“Revero”的供货,重回市场。美国当地有报道称,“那个菲斯克汽车回来了!再次成为特斯拉竞争对手的日子是否将到来?”其今后的动向正受到关注。
与美国相比,向纯电动汽车投去更热切目光的是中国。据国际能源署(IEA)等的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累计销量达到65万辆,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纯电动车市场的主角是比亚迪(BYD)。2016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达到9万6000辆,在中国居首位。今年4月,该公司在匈牙利投产了以纯电动巴士生产为中心的新工厂。还计划在法国建设新工厂,发展势头强劲。
纯电动车是否会走上“多产多死”之路?
纯电动汽车与配备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车辆相比零部件数量明显减少,涉足门槛较低。中国有大量电子零部件企业,积累了组装经验。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企业伺机领先于同样提出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日美欧大型车企。
振兴纯电动车还有中国国内的原因。中国的纯电动车市场在政府的补贴下扩大,预定从2018年开始引进名为“NEV法规”的新规定。中国政府将行驶时环境负荷低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认证为NEV(新能源车)。打算从2018年开始要求汽车厂商必须生产一定规模的新能源车,中国的纯电动汽车被认为会因此进一步普及。如果利用中国的资金,向中国国内转换业务也会比较顺利。
不过,依赖中国的资金实力也存在受挫的案例。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想要对抗特斯拉的法拉第未来公司7月10日宣布暂停已开始在内华达州建设的新工厂计划。该公司由中国大型网络视频发布企业乐视网信息技术公司出资。法拉第当初计划投资10亿美元,但因其依赖的乐视网资金周转恶化,被迫缩小了计划。
中国存在因供应过剩陷入“多产多死”的产业,纯电动汽车也存在走上这一道路的风险。英国和法国同时提出了未来禁止销售汽油车的规定,主导世界潮流的中国的动向无法忽视。中国企业以及与中国资金联手的新兴企业中是否会真的出现威胁到特斯拉的企业将备受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潟山美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