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给日本人的生活带来重压

2022/02/08


       一直被认为“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局面正在改变。日本对智能手机、家电和服装等日常用品的进口依赖度提高,日元贬值导致的物价走高容易挤压家庭收支。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日元贬值推高出口的能力也随之减弱。通过贸易赚钱、积累国家财富的经济循环逐渐难以成立,反映日元实力的汇率理论值也在下降。

 

       日本经济新闻社(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和日本经济研究中心计算的日元理论值“日经均衡汇率”仿佛追赶实际日元汇率一样,正迈向日元贬值方向。作为最新数据的202179月为1美元兑约105.40日元,从46月的约101日元贬值了约4日元。

 

 

       分析理论值转向日元贬值的原因可以看到,对比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显示是否易于通过贸易赚钱的交易条件的恶化正在产生影响。202179月,日本的交易条件的恶化幅度在可追溯的2005年以后最为明显。

 

       由于基本全部依赖进口的原油等资源的价格上涨,202179月日本企业间交易的进口物价指数比上年上升3成,大幅超过同一期间出口物价指数的升幅(1成)。日本的交易条件在原油价格走高的局面下不断恶化。

 

    

      在日本过去通过贸易赚钱的时期,日元升值一直被敬而远之,原因是会导致出口盈利的恶化。在日元升值的局面下,日本股票行情也会条件反射性地下跌,被称为“日元升值恐惧症”。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等导致市场动揺,日元汇率创出1美元兑75日元水平的最高点。企业因日元升值和电力短缺等“六重苦”而加快向海外转移。有声音呼吁警惕产业空洞化,日本政府也敦促日本银行(央行)应对日元升值。

 

       但在目前,日元贬值带来的进口物价走高、成为家庭收支沉重负担这一缺点越来越容易被实际感受到。

 

       例如过去被视为通货紧缩象征的服装。近年来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日本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中的“西装”领域在过去10年上涨9%。女装上涨13%,尤其是连衣裙,上涨了17%。在日本,服装的进口比例为98%,很容易受到日元贬值的影响。进口比率为6成的“空调”领域也上涨21%,涨幅接近全部品类的物价涨幅的4倍。

 


    

       日本在广泛的生活用品领域对进口的依赖加强。观察进口产品占日本国内消费的比率,家电和家具等耐用品达到34%,提高至约10年前的1.7倍。食品和服装等消费品也提高至1.4倍的25%。

 

 

       日本国内经济呈现低增长,工资上涨乏力。日常身边用品的价格上涨成为家庭收支的重压。其中之一就是显示食品费用占家庭消费比例的恩格尔系数的上升。日本的恩格尔系数在2021111月超过25%,提高至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购买苹果iPhone13所需的劳动时间可以看出日本购买力的下降。英国Money super market基于各国的月薪进行计算后得出,在日本需要工作72个小时才能买得起iPhone13,但在售价高于日本的澳大利亚和丹麦则仅为约60小时。

    

       日本银行针对日元贬值仍未改变“基本来说正面效果更大”(日银总裁黑田东彦)这一态度。不过,日元贬值推高出口的能力正在丧失。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显示,过去10年的出口数量指数在日元贬值局面下也增长乏力。日银也发布分析称,“日元贬值推高出口数量的效果正在减弱”。

 

       在避免日元升值的同时压低工资、维持出口产业的政策日趋面临极限。如果不能通过放宽限制和提高劳动力技能等创出附加值高的商品和服务、培育不易受汇率波动影响的产业,日本的“贫困化”或将加速。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南毅郎、佐伯辽、真锅和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