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停滞在拖日本经济复苏的后腿

2023/02/17


      汽车生产的下滑正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沉重负担。受供应链混乱等产生负面影响,2022年12月的生产水平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平均降低16%。出口量也少于疫情前,甚至有估算称拉低经济的效果在2年里达到总计5.7万亿日元。容易受汽车生产影响的日本经济现状也反映出其他拉动力的缺乏。

   

   

      日本国内汽车产业在新冠疫情蔓延的2020年,受到出行限制和需求锐减影响,产量曾大幅下滑。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生产指数一度降至2019年平均的一半左右。

 

      随着经济活动恢复,生产有所复苏,但2021年受到东南亚疫情蔓延影响,零部件采购中断。2022年又因中国严格的防疫政策而遭遇上海封城等,陷入难以采购所需零部件的事态。

 

      日本的国内工厂每当遇到零部件供应停滞就不得不停工和压缩产能。2022年12月的产量与疫情前的2019年平均相比,汽车减少16%。与之相比,半导体制造设备等生产用机械工业增长16%,而电子零件和器件工业增长2%。

      

制造雷克萨斯的丰田九州宫田工厂(福冈县宫若市)

          

      汽车生产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巨大。工矿业生产整体比疫情前降低5%,其中近一半由汽车工业直接拉低。

   

      出口也表现低迷。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显示,2022年乘用车出口量仅为436万辆,比达到540万辆的2019年减少逾100万辆。2022年的日元兑美元大幅贬值成为东风,但这一提高收益的机会并没有得到利用。


 

      汽车产业涉及范围广,减产和出口减少的影响巨大。据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永浜利广估算,由于汽车生产的低迷,2021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被拉低2.7万亿日元,2022年被拉低3.0万亿日元,加在一起达到5.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17亿元)。

     

  

      德国的情况也和日本相似,汽车生产复苏迟缓。一方面,美国则在2022年3月以后稳定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伊藤忠总研的深尾三四郎分析称“美国的汽车产业大量从本国国内和墨西哥采购零部件,不易受到中国防疫政策的负面影响。各公司显示出优先恢复作为摇钱树的北美市场这一倾向”。

 

      丰田2022年世界新车销量按集团整体(包括大发工业和日野汽车)计算达到1048万辆,基本与上年持平,超过德国大众(VW),连续3年排在首位。因此,很难断言日本企业已丧失竞争力。

 

      2023年1月,日本国内新车销量(包括轻型汽车)比上年同月增长16%,增至38万2338辆,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半导体的供应逐步改善,各企业正在加快恢复生产。

 

      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下滑的情况或许也带来问题。此前属于日本产业根基之一的电子产业受到海外企业挤压,在2008年雷曼危机以后,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同时还接连撤出相关业务。

 

      按2000年和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比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份额,电气设备从26%降至17%,而汽车相关则从18%提高至21%。汽车相关占日本制造业供货额的比例也在同一期间从13%提高至19%。

 

      随着台积电(TSMC)进驻熊本,半导体领域的日本国内投资再次恢复的氛围加强。唤起日本国内投资的产业扶持重新变得重要。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尾洋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